脾气暴躁本身不是精神病或抑郁症,但可能是某些精神疾病的伴随症状。这种情绪可能与心理压力、人格特质、甲状腺功能亢进、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等因素有关。
心理压力是导致脾气暴躁的常见原因,长期处于高压环境或遭遇突发事件可能引发情绪失控。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药物治疗,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冲动型人格或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更容易出现易怒表现,常伴随人际关系紧张和自我认知偏差,需要通过长期心理干预来改善。
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生理疾病会导致代谢紊乱,引发易怒、心悸等症状。这类情况需要治疗原发病,例如使用甲巯咪唑片控制甲状腺激素分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躁狂发作期会出现异常易怒,可能伴随睡眠需求减少和冒险行为,需遵医嘱使用碳酸锂片等心境稳定剂。部分抑郁症患者会表现为激越型抑郁,出现烦躁易怒而非情绪低落,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
如果脾气暴躁持续超过两周且影响社会功能,建议到精神心理科就诊评估。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规律作息、有氧运动和『正念冥想』等方式调节情绪,避免摄入酒精和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家人应避免与患者发生正面冲突,以倾听代替指责,必要时陪同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