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心脏病患者通常不建议怀孕生育,主要包括重度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综合征、严重心功能不全、马凡综合征伴主动脉扩张、未矫正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等类型。这些疾病在妊娠期可能引发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会加重肺动脉压力,可能导致右心衰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常伴有活动后气促、咯血等症状,孕产妇死亡率较高。确诊需通过右心导管检查,治疗药物如安立生坦片、波生坦片等,但妊娠期间药物选择受限。
艾森曼格综合征是先天性心脏病晚期出现的右向左分流病理状态,妊娠可能导致突发低氧血症和休克。典型表现为中央型紫绀、杵状指,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这类患者应严格避孕,若意外怀孕需在专科医院严密监测。
纽约心功能分级Ⅲ级及以上患者,日常活动即出现呼吸困难等心衰症状。妊娠期心脏负荷增加可能引发急性肺水肿,需长期服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部分患者需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
马凡综合征伴主动脉病变的患者,当主动脉根部直径超过40毫米时,妊娠激素变化可能加速主动脉扩张甚至破裂。患者多伴有蜘蛛指、晶状体脱位等体征,需定期进行CT血管造影监测,必要时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降低主动脉壁压力。
未矫正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单心室、大动脉转位等,妊娠可能导致循环系统崩溃。这类患者多伴有发育迟缓、反复肺炎病史,心脏彩超可明确解剖畸形。部分患者可通过Fontan类手术改善预后,但术后仍属妊娠高危人群。
心脏病患者计划怀孕前需进行全面的孕前评估,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运动负荷试验等检查。妊娠期间需要多学科团队管理,严格控制体重增长,避免贫血和感染。产后需警惕围产期心肌病风险,哺乳期用药需考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所有心脏病育龄女性♀️应在专业心脏科和产科医师指导下制定生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