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气候转凉,降水减少,空气湿度下降,“燥邪”成为此时最主要的气候特点。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燥邪侵袭人体易导致皮肤干燥、口干咽燥、咳嗽少痰、便秘等不适症状。因此,秋季养生的核心在于“防燥润肺”,而合理食用润燥食物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秋燥吃什么可以润燥?本文将从秋季燥邪对人体的影响、不同类型润燥食物及食用建议、秋季防燥养生其他要点三个方面,为大家提供科学的秋季养生方案。
一、秋季燥邪的特点及对人体的影响
秋季的燥邪分为“温燥”和“凉燥”,初秋多为温燥,表现为燥热感明显;深秋则偏凉燥,伴随寒凉之气。无论哪种燥邪,都会耗伤人体津液,引发多种不适:
1.伤肺引发呼吸道不适
肺主呼吸,与外界空气直接相通,燥邪最易侵袭肺脏。肺津受损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干咳少痰或痰少而黏、声音嘶哑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诱发或加重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2.伤津导致皮肤干燥
人体皮肤的滋润依赖津液濡养,秋季燥邪耗伤津液,皮肤失于滋养,易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皱纹增多等问题,尤其是中老年人和干性皮肤人群更为明显。
2.生津润燥类水果
秋季是水果丰收的季节,许多水果具有生津止渴、润燥的功效,如葡萄、苹果、柚子、柿子、石榴等。食用建议:葡萄富含水分和多种维生素,能补气血、生津液;苹果可生食或蒸熟食用,蒸熟的苹果更易消化,适合脾胃虚弱人群;柚子果肉酸甜可口,能清热化痰、润肺清肠。食用水果时应注意适量,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生冷水果刺激肠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