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使用益生菌和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常见的原因包括喂养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乳糖不耐受和过敏反应等。
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避免加重胃肠负担。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继续哺乳,但母亲需要注意饮食清淡。奶粉喂养的宝宝可暂时改用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粉。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给予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的食物,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喂养。
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需要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以预防脱水。家长应选用口服补液盐Ⅲ,并按说明书配制后少量多次喂服。同时观察宝宝的尿量和精神状态,如出现尿量减少、哭时无泪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用温热毛巾敷于宝宝腹部,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次10-15分钟。热敷有助于缓解肠痉挛引起的腹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操作时家长需先测试温度,避免烫伤皮肤。如果宝宝出现皮肤发红或哭闹加剧,应立即停止热敷。
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可以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益生菌需用温水冲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家长需注意观察排便情况,如出现血便或症状加重需停药并就医。
若腹泻持续超过24小时未缓解,或伴有发热、呕吐、血便、精神萎靡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开具止泻药物或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家长需记录宝宝腹泻次数和性状变化等信息供医生参考。
家长需保持宝宝臀部清洁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以预防红臀。腹泻期间避免添加新的辅食种类,恢复期应从少量清淡饮食开始逐步过渡。日常需做好奶瓶餐具消毒,养成勤洗手的习惯。若宝宝有慢性腹泻或生『长发』育迟缓,建议完善过敏原检测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