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真的会制裁俄罗斯吗 市场反应冷淡。7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宫表示,如果普京在50天内不停战,美国将对俄罗斯产品征收100%的关税,并惩罚与俄罗斯做生意的国家。尽管这番话听起来颇具威慑力,但当天俄罗斯股市却大涨2.7%,卢布也走强。市场以实际行动表明,特朗普的威胁并未产生预期效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回应称:“关税战没有赢家。”
美国人给特朗普起了个新绰号TACO,意为“特朗普总是临阵退缩”。中国每年与俄罗斯有近2400亿美元的贸易往来,占俄罗斯外贸总额的一半。如果真按特朗普所说征收100%关税,将直接掐断中俄之间的石油、天然气和设备供应链,这是中国无法接受的,全球市场也无法承受。
印度继续购买占俄印贸易90%的廉价石油,并通过“影子船队”运输货物,完全不理会美国的要求。欧盟方面,除了德国提出“2027年前停购俄气”的计划外,其他国家都保持沉默。
特朗普高调宣称要武装乌克兰,实际进展却不大。他表示要提供“爱国者”导弹,但要求欧洲买单,德国被迫自费10亿美元采购,导致本国防空系统出现缺口。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坚决不提供能打到莫斯科的AGM-158隐身巡航导弹或战斧导弹,只肯提供射程190英里的陆军战术导弹(ATACMS),这些武器甚至无法抵达列宁格勒。专家认为,这表明特朗普并不想过分刺激普京。
专家们普遍认为特朗普的狠话站不住脚,主要矛盾点在于:
首先,特朗普设定的“50天通牒”前后不一致。年初他曾吹嘘“24小时结束战争”,后来又改为“100天停火”,现在又变成50天期限。俄外长拉夫罗夫嘲讽说“这类把戏见多了”。此外,美国参议院顽固派议员格雷厄姆提议对俄油买家征500%关税,而特朗普则轻描淡写地降到了100%,这两个数字都缺乏严肃性。
其次,军援乌克兰本质上是一笔生意。特朗普亲口承认援乌是“一门生意”,由欧洲付款,美国军火商获利。前美军司令霍奇斯指出:“特朗普根本没有战略目标,全凭心情。”乌克兰媒体也指出,特朗普扣在波兰的30枚爱国者导弹,如今只给了10枚,在当前的空袭强度下,只能坚持作战几分钟。
最后,特朗普对普京仍存幻想。他一边放狠话,一边念叨与普京“四次愉快通话”,甚至抱怨普京“白天说好话,晚上扔炸弹”。这种幼稚的态度让俄专家德米特里耶夫评价说:“普京知道,特朗普最终还得回到谈判桌。”
这场闹剧暴露了特朗普的真实意图:所谓制裁大棒,不过是给国内选民看的政治表演。美俄贸易额已从350亿暴跌到35亿美元,加关税对俄影响有限,反而可能推高美国化肥和核电站铀原料价格。而“欧洲买单式”军援既耗尽了盟友耐心,又坐实了美国“发战争财”的名声。《外交政策》杂志直言:“普京早看穿了这场虚张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