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天窗破损维权事件反转 车主态度大反转。全景天窗是新能源汽车的标配,但其在质量安全方面的争议却一直不断。近日,不少车主在社交平台、投诉平台上反映自家爱车出现天窗“自爆”现象,涉及比亚迪、理想、吉利、小鹏等多个热门新能源汽车品牌。
一位来自广州的比亚迪唐dmi车主邱先生称,2022年10月1日他在广州新塘镇锦虹比亚迪王朝4S店提车,两年多内行驶了1.4万多公里,期间车子出现了后悬挂异响、天窗异响等问题。7月8日晚8点左右,邱先生发现停放在小区里的车天窗出现裂痕,并怀疑是自爆。他描述道:“从外面看是一条直线形状的裂缝,从车内看是呈均匀扩散状的裂痕,整片玻璃全碎了。”
发现天窗裂痕后,邱先生联系了提车门店,该4S店派出售后人员现场处理,并将车子拖回4S店。最终给出的处理结果是:天窗裂痕为外力导致,需邱先生自费修理或走保险程序。邱先生对此并不满意,他认为外力与自爆形成的裂痕形状不同,如果是外力导致,应该会有明显的撞击点和放射状裂痕,而他的天窗裂痕却是均匀碎裂且蔓延至整片天窗。此外,邱先生还提到,如果是外力撞击,撞击点附近应会留下一些碎裂的粉末,但他的天窗上很干净。更让他不解的是,4S店判断为外力导致时所拍摄的照片与自己第一时间拍到的照片不一致,前者的破损程度明显更为严重。
邱先生对4S店的判断结果提出质疑,并要求天窗玻璃的生产厂家广州福耀玻璃有限公司或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再次鉴定。然而,4S店拒绝了他的请求。由于双方对天窗碎裂原因判断存在分歧,邱先生的车子一直停放在4S店未进行维修处理。无奈之下,邱先生联系媒体寻求帮助。采访过程中,邱先生提供了自己在第一现场拍摄的天窗碎裂照片、4S店后期拍摄的天窗碎裂照片和视频以及与4S店售后经理的对话。
记者咨询了第三方新能源汽车维修人员,对方表示,从天窗碎裂的均匀程度来看,自爆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单凭照片和视频判断的结果不够准确,需要接触到车子才能下结论。记者在社交平台和投诉平台上发现了较多与邱先生相似的经历,这些车主来自山东、陕西、广西等多个地区,反映的问题基本都是天窗碎裂、双方就碎裂原因产生分歧、4S店久拖不处理、车主维权难等,涉及比亚迪唐、宋等多款车型。
邱先生和网友们反映的这些问题比亚迪厂家是否知情?知情后又该如何处理?当4S店与车主的意见无法协商一致时,比亚迪厂家又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记者致电比亚迪总部客服热线,该客服表示会向相关部门反映,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令人存疑的是,在记者致电比亚迪总部三小时后,邱先生态度发生大反转,突然表示不用再关注此事,甚至删除记者联系方式。目前,邱先生仍处于断联状态,他此前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比亚迪天窗自爆贴也已被删除。
在与邱先生断联后的第二天,记者接到4S店来电,一名自称该店技术经理的工作人员表示,4S店已经按照邱先生的要求,委托天窗玻璃的生产商广州福耀玻璃有限公司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外力导致天窗破裂,目前正在走保险程序。
邱先生的经历为广大车主敲响了警钟,汽车天窗的钢化玻璃虽是安全玻璃,但依据国家标准,行业认可每平方钢化玻璃有千分之三的自爆概率。玻璃受到外力如石子击中、碰撞、人为敲击,甚至生产过程中的气泡杂质等都有可能破碎。研究表明,钢化玻璃在阳光直射或高温条件下,发生碎裂的概率会大大上升。因此,车主可以通过贴膜隔热、避免阳光直晒等方式,降低玻璃受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