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自导自演的电影《戏台》将于7月25日公映,目前该片正在全国影院点映。同名话剧改编为电影,《戏台》成色如何?黄渤、陈佩斯等“喜剧大咖”在片中贡献了哪些笑点?面对《长安的荔枝》《你行!你上!》等一众热门影片的夹击,《戏台》能否为暑假档再添一把火?
电影《戏台》改编自高口碑同名话剧,由陈佩斯执导,陈佩斯、黄渤、姜武、尹正领衔主演,讲述在民国战乱时期,五庆班班主侯喜亭带着戏班进京演出,而店伙计大嗓儿被洪大帅误认成名角金啸天,被要求演出《霸王别姬》的故事。各方势力卷入其中,一场啼笑皆非的大戏就此上演。
影片原定7月17日上映,但与接连提档的《长安的荔枝》《你行!你上!》“狭路相逢”,最终无奈选择延后一周,改档到7月25日上映。导演陈佩斯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视频,诚恳地向观众致歉,并表示《戏台》面临非常大的排片压力,他衷心希望电影市场越来越好,期待每一部电影都能取得好成绩,每位观众都能观赏愉快。
《戏台》于7月5日开启点映预售,首日预售票房为58.1万元,排片占比10.3%,截至目前综合票房(含预售)达到5786.8万元。结合点映期间票房数据来看,刚刚过去的周末,《戏台》在大鹏新片《长安的荔枝》和姜文新片《你行!你上!》的夹击之下,仍然取得了1680万的成绩,一定程度上展现了陈佩斯、黄渤等喜剧大咖的影响力。
不过,影片口碑目前呈现两极分化状态。部分网友认为“黄渤、陈佩斯、姜武的搭配令人眼前一亮”“演员演技很好,剧作完成度高”“扎实妥帖,能看出导演的用心,戏曲唱腔带来听觉享受”。也有观众持不同意见,觉得影片还有提升空间,“对人物的刻画略显简单”“话剧感太重,电影化不足,低于期待值”“故事偏老套,缺少创新”。
话剧版《戏台》由著名编剧毓钺创作,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陈佩斯担当导演。该话剧剧本历时近两年完成,2015年初投入制作,同年7月16日正式拉开帷幕。截至2025年6月,《戏台》已走过全球近70个城市,共计演出350余场,网络评分高达9.1分,被誉为“台上见台,戏中有戏”的范本之作。
话剧《戏台》巧妙地将话剧与戏曲元素相融合,演员们不仅要展现出话剧台词对白的魅力,还要在适当的时候亮嗓唱戏,展示戏曲的“唱、念、做、打”。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
电影《戏台》延续了话剧荒诞幽默的戏剧冲突,糅合了京剧和方言等元素,将市井文化和喜剧艺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戏班班主、送包子的伙计、军阀大帅、名角儿等各色人物命运的错位交织,呈现了一幅浮世绘。
电影中,黄渤、姜武、陈佩斯以精湛的演技起到关键作用。黄渤饰演的“冒牌霸王大嗓儿”憨态可掬,充满了错位与反转的喜剧色彩。姜武饰演的“洪大帅”,暴戾外壳下有意想不到的耿直,他执拗于“楚霸王不能自刎必须过河”,甚至为此拔枪强迫戏班改戏,一口唐山口音引得观众笑声连连。尹正和余少群两位年轻演员成为这部电影里戏份很重的戏眼,尤其是尹正饰演的名角儿金啸天,其最后的表演几乎决定着这个故事最终是否能成立。
从话剧转换为电影,本质上来说是艺术的再创造过程,这种“创造性转译”需要创作者突破原有舞台角色和故事在观众心中的固有印象,让观众感受到大银幕的独特魅力。话剧改编电影的案例并不罕见,曹禺的话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都曾被搬上银幕,好评颇丰。近年来,开心麻花由话剧改编的电影《夏洛特烦恼》收获票房14.42亿,《羞羞的铁拳》票房22.02亿。
话剧巡演十年,陈佩斯对每句台词、每个调度都熟稔于心,但当把话剧搬上大银幕,他面对的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电影工业”。拍摄现场,陈佩斯化身“求知学徒”,拉着摄影师反复探讨镜头的运用和场景的切换,力求在银幕上呈现最佳效果。
遗憾的是,面对新一代观众的审视,《戏台》似乎差了点火候。部分年轻观众认为其插科打诨过于密集,某些笑料略显低俗陈旧,部分特效也略显简易。话剧由于舞台时空的连续性,部分叙事情节的转折和人物性格的转换会比较夸张和突然,在电影中则显得突兀不合理。对于陈佩斯而言,如何在保留话剧传统叙事特色的基础上,又能恰当地电影化呈现,或许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