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多家地产公司频繁调整人事与组织架构。华润置地计划对管理架构进行重大调整,核心方向是弱化大区平台职能,强化总部与城市公司的直管模式。具体来说,大区层面涉及住宅开发业务的投资、营销、设计、成本、工程、财务等核心职能将全部取消,相关权限收归总部或下沉至城市公司。大区仅保留商业综合体开发、供应链、人力、党建、审计法务等职能,因为商业业务占比高且需要体系化运营。目前,华润置地已有20位城市总直接向总部汇报,大区角色转变为“运营督导”,形成“强总部+强一线+弱大区”的管理模式。
招商蛇口和中国金茂也从三级管理体系转变为两级架构。6月25日,招商蛇口宣布在开发业务层面减少管理层级,取消华东、华南、华西、华北和江南五个区域公司,由总部直接管理下属城市公司。事实上,招商蛇口在2024年已将原有的七大区域公司收缩为五大区域。中国金茂在今年3月取消大区层级,将“总部—区域—城市”三级管控架构调整为“总部—地区”二级管控架构,取消了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五个区域公司,并对现有近20个城市公司进行裁撤重组,变为14个城市公司与6个事业部/片区。
此外,今年1月份保利发展对区域公司进行了合并,如保利江苏与淮海公司合并为江苏公司,保利浙江与浙南公司合并为浙江公司等。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包括保利发展、中海地产、招商蛇口在内的头部房企纷纷着手进行重大组织架构调整,以应对市场下行压力,通过“换血”与资源重组寻求降本增效与战略转型的新路径。
报告认为,本轮调整可谓“大刀阔斧”。一位房企人士表示,以前行情好的时候,项目多,区域分散,用三级架构能更好地管理各地项目,但现在大环境变了,三级架构反而会导致效率低、决策慢、人员职能重复。从业务发展层面来看,销售和利润压力、投资聚焦成为房企组织变革的深层动因。通过集团总部扁平化对接一线,有效缩短管理半径与决策链条,有助于企业在市场分化加剧的新周期中精准把握城市发展机遇,持续巩固竞争优势。
典型房企正通过调整组织架构扁平化来应对市场挑战、提升管理效率,在缓解流动性压力的同时向管理要效益。二季度以来,组织架构的调整从区域的合并整合过渡至集团层面从三级到二级管控架构的调整,随之而来的是系列人事调整,行业变革再提速。然而,房企组织架构调整同时面临一系列附带问题,比如管理层的调整与变动可能导致管理团队人员连带变动及人才流失,同时也面临调整过渡期带来的挑战,如调整后总部和区域内部人员的统筹协调和衔接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