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7月2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宣布,海南自贸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封关运作。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结合海南实际情况,制定了现阶段的封关政策措施,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一线”进口的“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由21%提高至74%,在岛内享惠主体之间可以免进口税收流通,加工增值达到30%的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实施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在“一线”进口方向,对全国现有的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
实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以岛内现有8个对外开放口岸作为“一线”口岸,对符合条件的进口货物径予放行;设置运行海口新海港、海口南港等10个“二线口岸”,对进入内地的货物创新采取多种便捷通行举措。
实施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对“零关税”货物、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等实行低干预、高效率的精准监管,保障各项开放政策平稳落地。有关政策文件稍晚时候将陆续对外公布,并于全岛封关之日起施行。
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工程,将进一步扩大开放。封关后,海南与国际的往来将更加顺畅自由,与内地的联系将保持便捷高效。除部分货物从海南自贸港进入内地需要接受查验外,大多数货物以及所有的人员、物品、交通运输工具等进出海南岛仍按现行规定管理,封关前后没有变化。大家到海南出差、旅游等,都和现在一样,不需要额外办理证件。
当前,海南正加紧落实封关运作方案,推进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确保2025年底如期顺利实现封关运作。海南自贸港坚持“一线”放开,自贸区(港)与境外实现货物、资金和人员等要素自由流动;实行“二线”管住,从自贸区(港)出入中国境内的货物纳入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常规监管,征收相应税收;做好岛内自由,对岛内企业实施低干预、高效能的精准监管,实行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投资政策。
海南制定两张目录:一是禁限类清单,二是进口征税商品目录。对于中国境外而言,海南封关运作后,很多商品可以零关税进入海南,但在这个开放的前提下,海南是有禁限类清单、零关税负面清单的,有的商品禁止、限制进入,有的商品进来后依然征关税。零关税进入海南的商品,不能够流入内地,或者进入内地时要重新征收关税。
根据202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自贸港是“海关监管特殊区域”,与当前国内存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区别较大。海南自贸港强调的是制度型开放、自主开放与单边开放,对标的是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将来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最高形态。
封关运作的管理对象主要是货物、商品等,从境内其他区域往返海南的人员不受任何影响。对海南岛内的居民而言,出入境从事经贸合作会更加便利。此外,对在海南自贸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目前已有77国人员可免签入境海南。
未来,海南自贸港将更侧重于服务贸易的开放,注重发展高端服务业。利用现代化手段降低企业成本,如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是不错的方式。海南可以尝试打造中国的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中心,进而成为能够发行和交易数字资产的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