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观众在上海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与智行鸿宇人形机器人互动。这款机器人专为康养领域设计,能够识别人的肢体语言。大会于7月26日至28日举行,展览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吸引了800多家企业参展,规模创历史之最。
在大会现场,60多款智能机器人展示了各自的技能。从烹饪关东煮的“料理达人”到动作娴熟的“调酒师”,再到专业示范动作的“康复师”以及连续工作8小时的“工厂打工人”,这些机器人各显神通。具身智能成为今年大会的一大亮点,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和硬件创新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机器人变得更加聪明,能够高效完成任务并进行互动。
擎朗智能是知名的具身服务机器人制造商,产品已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会上,其首次展出的人形机器人XMAN-F1忙碌地制作爆米花,并根据顾客需求调制各类冰镇饮料,还能模拟服务人员双手递物的动作,展现了出色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任务执行精度。此外,该公司的医疗站区域中,人形机器人与物流机器人协同作业,从医疗器械配送到检验科标本传递,构建了智慧医疗的物流闭环。
擎朗智能创始人兼CEO李通表示,智能机器人分为专用机器人和通用机器人。专用机器人在特定任务如酒店送餐、家庭保洁等方面效率更高;而通用机器人虽然在某些同类任务上效率和性价比不如专用机器人,但适应性更强,能在不同环境和场景中执行多种任务。他预计未来通用机器人将与专用机器人共同服务于人类社会。
傅利叶智能则展示了即将发布的人形机器人GR-3,这是该公司首款主打交互陪伴的医用康养机器人。GR-3采用莫兰迪暖调配色,柔和的曲线、灵动的双眼和温和的触感,打破了传统工业风格的设计。傅利叶还展示了“具身智能康复港”,以GRx系列人形机器人为核心,针对康养场景需求构建了导诊咨询、认知康复训练、上肢康复训练等模块,旨在提供更智能、更人性化的康复体验。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专注于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智能制造、仓储物流、智慧巡检等工业场景。其展台围绕车厂制造、物流搬运、物流分拣等应用,展示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各行业的实际能力。开普勒人形机器人即将迎来百台量产,标志着商业化进程的新阶段。未来,开普勒计划继续深耕智能制造、仓储物流等领域,打造高智商、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性价比的人形机器人,推动其在更多应用场景中落地。
今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作为具身智能典型的应用载体,人形机器人成为市场热点。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不仅是一场技术盛宴,更预示着生产力的重大变革。专家认为,人形机器人下一步的重点是从“能走跑”到“能干活”,走进工厂和生活,这将是通用人形机器人的下一个风口。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市场,提高生产力,与人类高效合作,为许多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创造新的价值定位和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