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晚,一段发生在贵州省黔灵山公园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视频中,一名男子情绪激动,指责一名身穿橙色马甲的工作人员“打猴子”,言辞激烈,甚至威胁道:“你再打一下猴看看,我打你!”引发围观游客侧目。
据称,发布视频的网友IP地址显示位于贵州,该网友在视频配文中表示,起因是这名游客看见环卫工使用工具驱赶猴子,误以为是伤害动物,便当场出言斥责。视频中可见,该游客情绪激烈,一边指着环卫工人质问“我们1600公里过来看猴,你打它?二级保护动物你不知道吗?”,一边无视旁人劝阻。
尽管环卫工曾试图解释,自己只是“吓它”,并未伤害猴子,但这位游客依然情绪难平。最终,该游客被在场人员劝离,环卫工人继续留在原地工作。
26日上午,媒体记者就此事致电黔灵山公园。公园工作人员表示,已注意到网传视频,但目前尚未核实细节。由于视频拍摄距离较远,声音并不清晰,具体对话难以确认。但据他们初步判断,应是该游客未能看到猴子表演,误解工作人员驱赶行为为“虐待动物”,因此情绪失控。
工作人员解释称,黔灵山公园内的猴群均为野生猕猴,数量已超过园区的生态承载极限。这些猕猴从未经过人工驯养,具备野性,频频发生主动攻击游客的情况。为保障游客安全,园区早已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在游客聚集区域,允许工作人员用弹弓、木棍等工具对猴子进行“非接触式驱赶”。
“这种方式并不会对猴子造成实质伤害,更多是通过皮筋发出的响动或者弹弓拉开的动作吓退它们,防止它们靠近人群。”工作人员解释说,弹弓使用的不是钢珠或石块,而是起到威慑作用的空拉动,为的是让猴子知难而退、远离游客,减少伤人风险。
据了解,每年旅游旺季,因游客衣着单薄、皮肤裸露面积大,被猴子抓伤、咬伤的事件时有发生。工作人员提醒广大游客,黔灵山猕猴虽与人类接触频繁,但仍属野生动物,应保持安全距离,不可随意投喂或逗弄。
该工作人员还特别指出,园区设有明确提示标语,要求游客与猕猴保持至少3米的安全距离。“很多游客图好玩,不听劝阻靠得太近,反而给自己和猴子都带来隐患。”
至于视频中遭受指责的环卫工人,公园方面表示,相关情况已上报给园区领导,正由分管部门进行后续处理。“具体情况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接线人员补充说。
此事件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不少人认为,该游客的行为虽出于爱护动物的本意,但未充分了解现场情况,贸然指责工作人员,有失公允;也有声音呼吁,景区应进一步加强游客入园前的安全教育,避免此类误会再次发生。
黔灵山公园因栖息大量猕猴而闻名,是贵州知名的城市山林公园之一。然而,与野生动物共享空间的同时,如何在保护生态与保障人身安全之间寻找平衡,也成为管理方长期面临的难题。此次争议或许正为公众再次敲响警钟:文明游览的同时,也应尊重和理解景区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