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代》双周刊刊发文章,探讨意大利总理焦尔吉娅·梅洛尼的执政理念和影响。上任近三年来,48岁的梅洛尼成为欧洲最受关注的人物之一。她正在构建一种新型民族主义,即民粹主义的、本土主义的、亲西方的,但又致力于欧洲和大西洋联盟。
7月4日傍晚,在罗马基吉宫,梅洛尼坦率地回答了有关她的个人经历、从政之路和执政成绩的问题。采访接近尾声时,她主动向媒体提问:“我的经历,我在政府中的作为,有没有让你联想到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主义是梅洛尼无法回避的话题。2022年10月,她凭借墨索里尼最后一批忠实追随者创立的运动上台。当时批评者称,梅洛尼所呼吁的民族自豪感和对“西方文明”的捍卫预示着极右翼转向。
然而,梅洛尼的表现让批评者感到困惑。在国内,她在一些较为激进的竞选承诺上转向中间立场;在国际舞台上,她表现得更像是务实的保守派。梅洛尼支持欧盟、北约和乌克兰,并在美国特朗普总统第二任期伊始,巧妙调和了美欧之间的紧张关系。
梅洛尼反对所谓的“同质化”全球主义,却支持欧洲一体化。作为意大利首位女性领导人,她表示自己在职业生涯中面对刻板印象,但反对政府为解决歧视所做的尝试,称其为“配额制”。她宣称保守派在稳定意大利政府和提高债务评级方面取得胜利,但她推行的政策议程与全球范围内崛起的威权领导人一致:巩固行政权力,打击媒体,控制司法机构,针对无证移民,并限制某些形式的抗议活动。
梅洛尼的能力在4月中旬访问华盛顿时显露无遗。她准备充分,沉着通过了公开考验。在媒体离开后,话题转向俄乌冲突,梅洛尼坚定地为泽连斯基辩护,强调支持乌克兰战斗到底。她称特朗普听取了她的意见并作出回应,双方交流未陷入争执。
梅洛尼的坦率一直是她的标志性特征。她没有上大学是因为付不起学费,为了挣钱,她卖过CD,做过保姆。但在青年集会和群众大会上,她展现出卓越的演说能力和政治运作才能。2004年,27岁的她当选为党内青年组织的领袖,两年后赢得议会下院席位。31岁时,她成为意大利战后最年轻的内阁成员。
梅洛尼始终保持着独立个性。2012年,她退出贝卢斯科尼领导的执政联盟,新组建的政党“意大利兄弟党”成立之初仅获得2%的支持率。2016年,怀着女儿的梅洛尼竞选罗马市长,尽管落选,但到2018年,该党已在议会中赢得数十个席位,并重新加入中右翼联盟。次年,她发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演讲,以充满反抗的语气宣告自己的身份。
在新冠疫情期间,全国都一致支持看守政府,梅洛尼却拒绝支持。此举为她最终掌权铺平道路。2022年,她领导一个右翼联盟,承诺在地中海对移民实施海上封锁,并坚决对抗“全球主义者”。梅洛尼所在的联盟以18个百分点的优势击败对手,意大利兄弟党赢得26%的选票,远超其他右翼政党。这些政党迅速团结在她身后,使她在议会两院都轻松占据多数席位。
梅洛尼赢得持怀疑态度者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她出众的才能。她采取实质性立场支持西方联盟,明确表示有必要支持乌克兰。在国内,梅洛尼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试图扩大总理的权力,并通过一项安全法案,限制某些类型的抗议活动。她还试图通过一系列复杂举措“改革”司法体系,旨在扩大总理对起诉的控制权。
梅洛尼的标志性立场是打击非法移民。法院阻止了她尝试推行的诸多举措,包括在阿尔巴尼亚设立一个移民拘留设施。然而,欧洲其他领导人有意效仿梅洛尼的做法。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去年9月访问罗马时称赞梅洛尼在移民问题上的进展。
梅洛尼还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结成联盟,在特朗普打响贸易战之初,冯德莱恩曾依靠梅洛尼稳定欧洲与美国的关系。梅洛尼想要一个有更大行政权力的体制,倡导能够包容极右翼政党而非将其拒之门外的民主模式。批评人士称,通过整合意大利形形色色的右翼集团,梅洛尼可能会释放出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长期以来一直努力遏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