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微博用户“编导杨洋”发文称,耗时半年的事情终于尘埃落定。最终结果是李明德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并需支付20万元的民事赔偿。“编导杨洋”表示希望李明德能引以为戒,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此事起因于2025年1月27日,演员李明德醉酒后在北京朝阳区砸坏了“编导杨洋”停在路边的车辆。双方在警方调解下签署赔偿协议,但次日李明德拒绝赔偿并拉黑车主,甚至要求车主道歉。因李明德拒赔且态度恶劣,车主报警立案。2月12日,警方将李明德刑事拘留,案件进入司法侦办阶段。同时,警方针对被砸车主杨某占道停车的违法行为,朝阳交通支队已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李明德被判赔钱合情合理,但最终被判有期徒刑六个月却出乎一些人的意料。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说,如果破坏财物的价值不大,当事人积极赔偿认错,争取对方谅解,有可能从轻处理。这让人想起当初,如果李明德执行赔偿协议,可能事情就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车主违章占道停车显然是违法行为,李明德完全可以通过报警的方式让车主接受处罚,而不是采取打砸行为。这种行为根本算不上正义。
一个人被判有期徒刑不仅是法律的制裁,也是人生的污点。李明德曾是一名知名演员,演出过一些电视剧,受到一些观众的喜爱。作为公众人物,更应该带头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序良俗,起到示范作用。
围绕李明德的争议不少,他曾指责其他演员耍大牌,最后被各方否认。此外,他在直播中怼人,被平台认为“刻意炒作矛盾博眼球”而永久封禁,他还为此愤愤不平。指责别人耍大牌,结果发现自己才是耍大牌、需特权的人,这可能是受到一些观众喜爱后的自满所致。试图将砸车包装成正义行为,根本欺骗不了法律。最终,他所谓的真性情滤镜碎了一地,还将自己活成了负面典型。
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人气、流量和粉丝绝不应成为艺人恃宠而骄的资本。法律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虽说人生如戏,但戏是演的,人生是自己的。戏没拍好可以重来一次,但人生有时没有后悔的机会。
这个结局无疑也令不少粉丝失望,他辜负了不少粉丝的信任。当然,法律的严惩目的是治病救人。只要真心悔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吃一堑长一智,出来后同样能走出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