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哪个板块能打破A股行情高度!行业轮动分析涉及多个因素,包括比价效应、资金入场顺序以及市场情绪等。在一段下跌行情中,即使指数从最高点跌了20%,但大部分个股的跌幅都高于20%。这个现象看似复杂,实际上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假设市场上只有两只股票,一只股票见顶后另一只还在上涨,直到第二只股票也开始下跌,整个指数才开始掉头向下。这种情况下,单个股票的跌幅会高于指数的整体跌幅。
这个现象揭示了行情内在的动力机制。股票之间的比价效应使得不同股票之间存在联动性。当一个行业大幅上涨时,其他相关或相似行业的股票也会受到带动而上涨。例如,创新药涨了100%,CXO虽然基本面不如创新药,但也能涨50%;中药虽然与“创新”无关,但因为同属医药板块,也可能跟风上涨25%。这种比价效应导致后来的资金寻找尚未充分上涨的品种,从而推动行业轮动上涨。
然而,一旦新资金后续乏力,行情也会轮动下跌。通常情况下,A股在一轮行情中,某个板块会迅速透支未来几个月的涨幅,导致大盘出现系统性调整。因此,观察各行业轮流见顶的情况有助于判断大盘未来的走势。
自4月以来,本轮行情中的热点行业板块包括新消费、黄金、银行、军工、创新药、海外算力、国内AI产业链等。这些板块呈现出典型的轮动特点。例如,黄金和银行最早引领大盘上涨,但后续乏力;创新药早期默默无闻地持续小涨,后期却越涨越快。军工和证券则表现出“急拉—回调”的走势。反内卷等题材也随着政策节奏逐渐显现。
具体来看,黄金板块在4月初大跌后率先支撑大盘,但见顶也早。新消费成为本轮行情的第一条主线,在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和蜜雪集团的带领下,美妆个护、休闲食品、饮料等多个板块在4月和5月集中上涨,随后逐步见顶。银行板块也在4月至7月间经历了一轮上涨和见顶的过程。军工板块则因订单兑现、军贸、阅兵等多重逻辑支撑,展现出一定的持续性。海外算力供应链则受益于基本面驱动,尤其是PCB和光模块板块,目前仍看不到明显的见顶迹象。创新药作为今年最强板块之一,其大涨不仅受基本面驱动,还受估值特点、筹码结构等因素影响。反内卷板块则属于典型的“高切低”,横跨多个传统和新兴行业,这类行情往往是行情见顶的标志。
未来的行情高度可能取决于国内AI产业链的表现。如果这一方向能够及时启动,特别是AI应用方向,可能会推动行情进一步冲顶。反之,如果该方向无法在大盘重心向下之前起来,本轮行情可能将逐渐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