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黑网贷瞄准短视频营销,部分年轻人因听信“使用信用卡、花呗等会影响个人征信”不利于房贷车贷审批等话术,在中介机构引导下,刻意规避正规平台借贷服务,却不幸深陷非法网络贷款,遭遇“砍头息”、“暴力催收”的困境。据媒体公开报道,已有“网贷3000元1个月后被要求还30000”、“套路贷借10万到手6.8万”等诸多案例。
记者在短视频平台检索“花呗征信”等关键词,发现不少发布者实为小贷机构人员,他们为引流获客,恶意制作并散布误导性视频,一步步诱导目标人群陷入非法网贷陷阱。
多位金融法律专家指出,这背后隐藏着非法放贷灰产的运作链条。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宋竟一律师明确表示,所谓“上征信”,是指合规信贷机构依法将借贷信息报送央行征信系统,这是个人重要的“经济身份证”。“征信制度是对借贷双方的保护机制,合规平台的合同条款应清晰明确。”
行业专家徐北则警示,“‘不上征信’往往意味着平台缺乏正规金融牌照和监管,可能存在超高利率、暴力催收等高风险。消费者因担心征信而避开合规平台,反而转向非正规机构,是一种‘风险倒挂’。”他指出,能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本身即是平台合规的重要信号。
中国四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正在新闻》,做为持牌机构按监管要求报送征信信息,仅记录账户状态(如额度、余额、是否逾期),不显示具体消费明细,合理使用不会影响征信,花呗和信用卡一样,良好记录有助于个人信用提升累积。消费者应警惕非官方话术,理性借贷,选择正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