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松江区洞泾镇塘和家园登云苑的居民向《新闻坊》同心服务平台反映,自今年2月起,他们经常看到一位邻居牵着一只狐狸在小区内遛弯。打听后得知这只狐狸是邻居饲养的宠物,这让许多居民感到担忧,因为狐狸毕竟是野生动物。
居民王女士表示,她经常带着孩子在小区散步时能看到这位邻居牵着狐狸遛弯,有一次狐狸跑得很快,差点冲撞到其他居民。她认为这对居民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一定危险,担心狐狸会撕咬小朋友或冲撞老人。5月31日,有居民看到这只狐狸独自在绿化带徘徊,不久后,女主人在业主群内求助,希望大家帮忙寻找。这让王女士更加担忧,狐狸具有野性,看管不善会不会伤及居民?
居民张先生也表达了反对意见,他认为像狐狸这种本身具有野性的动物,身上携带的细菌和攻击性都比较强,在小区里养这种动物不太合适。为此,有居民通过市民服务热线向相关部门反映了情况,但至今未能得到有效答复。
当地警方认为,猫狗是有相关规范可以实施管理,但对狐狸无能为力。事实上,猫狗作为宠物,其驯化历史悠久,几乎没有尚未暴露的安全隐患,已知隐患也都有对应的管理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说,“异宠”是否应该更严格管理?然而,查找了多个相关规定,并未查到具体规定哪些动物可以作为宠物饲养,这给管理部门的认定带来很大困难。
属地居委会负责人介绍,证实这只狐狸确系居民当作宠物饲养。记者见到了狐狸主人王先生,他表示这只狐狸取名“未央”,品种是“北美赤狐”,已是自家饲养的第二只狐狸。王先生解释称,这只北美赤狐只是幼崽,是从外省开养殖场的朋友赠与的,途径合法,且已接种过3针疫苗。他还曾在广东省林业局官方留言板上提出问询,得到的答复是饲养北美赤狐不需要在林业主管部门办理人工繁育、出售、收购等行政许可。
对于居民质疑狐狸可能伤人,王先生表示“未央”从未接触过野外环境,性格温和。事实上,这只狐狸还有居民围观抚摸,很受大家欢迎。因此,自己带“未央”遛弯经常选择深夜,遇到人群特别注意控制距离。
随后,记者和王先生来到附近一家宠物医院,见到了被寄养的狐狸。王先生要求负责人向记者出示了小狐狸的疫苗接种记录。然而,上海自然博物馆研究员何鑫介绍,我国目前尚未有将赤狐驯化为宠物的先例,如果作为宠物饲养或者出售,其来源的正规性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确认。
松江区林业站方面告诉记者,7月31日下午由他们牵头,特意召集了区城管行政执法局协调科、区农委执法大队及属地居委负责人召开了协调会,确定北美赤狐在管理上属于畜禽。松江区农委执法大队方面则解释,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市区内禁止饲养鸡、鸭、鹅、兔、羊、猪等家禽;此外,北美赤狐作为畜禽不能在居民区内饲养,后续将由城管作为主要执法部门跟进此事。
然而,当记者向松江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核实情况时,一位工作人员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反馈,表示养狐狸的事情与城管无关,他们是负责家禽方面的。对此,专家认为该案例折射出“异宠”管理在归置和执行之间的缝隙,面对新生城市管理问题,涉及的部门应该“同题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