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结婚人数突然反弹了 政策“组合拳”见效!鼓励婚育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一系列综合措施。婚育不仅是个人的大事,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
民政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结婚登记353.9万对,离婚人数133.1万对,分别增加10.9万对、5.7万对。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10.6万对,创下1980年以来的最低纪录。结婚人数突然反弹,释放了积极信号,但能否带动出生人口逆转仍需观察。
今年一季度,结婚人数一度同比下降,二季度却陡然大增,出乎许多人意料。从历年经验来看,一季度通常是全年结婚高峰,二季度则因外出务工和缺少长假成为低峰。今年情况相反,二季度结婚人数大增26.9万对,不仅弥补了一季度的降幅,还带动上半年合计增加10.9万对。
这背后的原因包括民俗文化因素和政策推动。去年是“无春年”,今年则是“双春年”,民间有“无春不结婚”、“双春结二婚”的说法,影响了部分人的结婚决策。此外,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结婚不再受户籍限制,只需身份证即可登记,简化了手续。新政在5月10日落地,随后迎来结婚高峰的520,政策效应迅速显现。广州等人口流动大市的结婚数据显著增长,大部分是跨省市登记人员。
婚姻和生育关乎个体幸福和社会稳定,因此从国家到地方都将婚育视为重要工程。上周,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各地也在延长婚假和产假,推进学前教育免费制度,并提供子女教育个税抵扣等补贴。这些政策旨在形成经济支持、服务支持、时间支持、文化支持的一揽子“组合拳”。
任何政策都不会立竿见影,鼓励婚育需要国家级重视和长期主义。目标在于托底和对冲,以时间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