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加大对俄罗斯经济施压力度,并以降低关税或威胁制裁的方式向巴西、印度等国提出减少乃至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要求,但这些要求遭到坚决拒绝。
8月3日,美国总统助理斯蒂芬·米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实际上是在俄乌冲突中资助俄罗斯,这一做法不可接受。有分析认为,这是美国政府对印度最强烈的公开批评之一。
此前一天,印度一名高级官员表示,印度政府没有向石油公司下达任何指示要求他们减少从俄罗斯的进口。同日,巴西总统首席特别顾问塞尔索·阿莫林也表示,巴西反对因贸易伙伴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而对其实施单方面经济制裁,国家之间的正常经贸往来不应受到政治干预。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的要求不符合巴西和印度的利益,两国不会就范。美国的做法反映了其霸凌行为,是对巴西作为主权国家地位和尊严的蔑视。巴西对美国将经贸议题政治化的行为不满,尤其是考虑到美国长期对拉丁美洲国家的傲慢政策。
从经济角度看,俄罗斯石油的价格与质量符合印度的需求,没有理由花高价从其他地方购买石油。印度也不愿意在地缘政治议题上做美国的傀儡。美国胁迫他国的历史记录劣迹斑斑,甘做美国棋子的国家往往面临内部分裂和外部冲突。作为奉行不结盟政策的全球南方国家成员,印度在购买俄罗斯石油问题上展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大国地位的基本立场。
李海东认为,美国将经济手段用于地缘政治目的会对世界经济及区域安全带来灾难性影响。这种做法会破坏世界各国命运与共、相互发展的经济和安全良性格局构建进程,导致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撕裂,强化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等危险观念传播。此外,美国一味将所有议题导向大国竞争加对抗的道路,会导致国际重大议题的化解变得更加困难,增加冲突和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