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立秋,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但此时仍处于三伏天的中伏阶段,高温天气将持续一段时间。立秋节气需要注意做好“三防一养”。
立秋时节,暑热未退,白天炎热,外出作业、游玩或行走仍有可能导致中暑。因此,立秋后降温防暑和补充水分不可少,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并保证充足睡眠。
立秋刚至,夏天贪凉造成的脾胃虚弱尚未恢复,需注意健脾和胃,避免腹泻。
中医认为,燥为秋季主气,容易出现口干舌燥、鼻咽干痛、皮肤干燥瘙痒、大便干结、心烦气躁等症状。因此,秋季防燥应该多喝汤水、多喝粥,多吃养阴润燥的食物,同时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食物。
立秋后,天气逐渐变得干燥,很容易伤肺,特别是老年人,如果因秋燥而伤肺,到冬季就容易感染肺部疾病。进入秋季以后,要吃润肺养肺或药食同源的食品,如杏仁、茯苓和秋梨等水果。
立秋养生应侧重于润肺养胃、调和脾胃功能,以适应季节更迭带来的生理变化。秋季养生要注意避开一些误区。例如,“贴秋膘”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现代社会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已经足够,过多进补反而会加重病情。此外,秋季进补不宜多多益善,过度进补会导致人体失衡,产生一系列疾病。还有人认为秋季脱发多应减少洗头次数,实际上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长期不洗头可能导致头皮油脂堆积,毛孔堵塞,增加脱发风险。洗发频率应根据个人发质情况来决定,出油多的人可以1-2天洗一次,发质干枯的人可以选择3-4天洗一次,且要选择温和的洗护产品,水温不超过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