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市遭遇极端强降雨袭击,全市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立即停产、停业、停课、停运。洪涝灾害后看似平静的环境可能暗藏多重健康隐患。郑州市疾控中心提醒,洪涝灾害后是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皮肤病、食物中毒等的高发期,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做好防护。
饮水安全至关重要。洪水可能污染水源,生水中含有大量病菌、寄生虫卵等,直接饮用极易引发痢疾、伤寒、霍乱、甲肝等疾病。最可靠的方法是将水彻底煮沸,水烧开后持续沸腾至少1分钟(高原地区需延长至3分钟),可杀灭大部分细菌和病毒。瓶装或桶装水是最方便安全的选择。信任政府公告,水源检测合格后社区会通知恢复供水,恢复供水后先放流一段再使用。
食品安全同样重要。牢记“三不吃”: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粮食、果蔬等);不吃腐败变质、发霉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鱼虾。厨房中生熟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污染;食物要彻底煮熟,餐前便后用肥皂洗手。
环境清理方面,尽快清除住所、街道的淤泥、垃圾、动物尸体等,消除蚊蝇孳生地。被淹区域、物品(地面、墙壁、家具)彻底清洁后,用含氯消毒剂稀释后进行擦拭,重点消毒厨房、卫生间。消毒后通风,避免残留刺激。清除积水,防止蚊虫产卵,必要时使用合格的驱虫剂或工具,注意安全放置,避免儿童和宠物接触。
个人防护也需重视。避免接触污水,接触时穿上高筒雨靴,戴上防水手套,接触后立即彻底清洗。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如有破损,用防水敷料覆盖,每日更换并消毒,如出现红肿溃烂,及时就医。被淹衣物清洗后,用消毒剂浸泡,阳光下暴晒干透。
灾后身心疲惫正常,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保障睡眠和安全饮食,增强抵抗力。多交流,互支持,严重心理困扰寻求专业帮助。洪涝后1-2周是高危期,出现发热、腹泻呕吐、皮肤黄疸或溃烂、咳嗽胸痛、尿量锐减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