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祝世讷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8月8日17时20分在济南逝世,享年85岁。他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医系统论学科奠基人。
祝世讷1940年12月1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州市东关小辛街,1961年9月考入山东师范学院政治系学习,1965年7月毕业后分配至山东省教育厅工作。1978年9月,他调入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执教于马列教研室。面对自然科学与中医学知识的不足,祝世讷努力学习新知,重构知识体系。1980年,他发表《中医现代化刍议》,首次提出“中医系统论”学科构想。1983年,他在全国首开研究生“中医系统论”课程,1985年出版了奠基性教材《中医系统论导论》,并得到钱学森六次亲笔信指导,其学术通信被学界视为经典。
祝世讷于1987年晋升副教授,1992年晋升教授,历任自然辩证法教研室主任和社会科学部学术带头人。他在开拓学科新领域方面做出巨大贡献,成为系统中医学奠基人,创立了中医系统论七大原理,并出版了《中医系统论》《系统中医学导论》等九部专著,为中医理论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祝世讷还引领中医高等教育改革,1988年创立全国首个“中医学方法论”硕士方向,独创博士课“自学—讨论—讲授”三结合模式,执教24届硕士和15届博士,1991年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他治学严谨,追求真理,1996年发起“中医学重大理论问题系列研究”,在《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连续发表多篇论文,如《阴阳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经络结构是超解剖的功能性结构》等,引起业界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