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生未付实习费学籍档案遭校方扣押?违规收费引争议!近日,陕西渭南某职业中专被家长侯某某举报扣押其子学籍档案,要求支付520元实习车费和体检费。侯某某在班级群询问后被踢出群聊。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校方称问题已解决,学生档案已发放,费用由企业垫付。
校方的做法本质上是教育权利的滥用,既不符合教育法规精神,也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档案是学生的第二身份证,任何学校都没有资格将其作为抵押品。教育部明令禁止收取实习费、扣押证件以及以任何理由限制学生获取学籍档案。即使学生欠学校巨额债务,学校也只能通过民事诉讼追讨,而不能扣留档案。
很多家长可能不了解学籍档案的重要性,其实它关乎孩子未来能否报名参军、考公或进入国企。档案被扣,等于直接阻断了孩子的社会流动通道。学校之所以敢这样做,很可能是将实习外包给了劳务公司,从中获取返点。如果学生中途退出,学校会试图通过扣留档案来弥补损失。
职校实习本应是教学环节的一部分,但现在却变成了利益输送的灰色地带。部分学校对实习单位不加考察,也不监督薪酬发放,导致学生沦为任人宰割的打工仔。班主任在家长群里秒踢提问者的行为更是心虚的表现,这种做法只会把问题从班级群转移到公众视野,最终惊动媒体和教育局。
家长和学生需要提高维权意识。签订实习协议前要仔细阅读条款,了解自身权利义务。遇到不合理要求时,要敢于说不并及时寻求帮助。职业教育学生群体年龄较小,社会经验不足,更容易成为被侵害的对象,因此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保护。
维权并不难,关键在于收集证据。首先,保存学校的通知、群聊截图、缴费收据等资料;其次,拨打12345,并同步向县教育局职成科写挂号信,详细说明时间、地点和违规情况;再次,如果12345转回学校自查,可以向市人社局劳动关系科申请行政调解;最后,若仍无法解决,可以提起诉讼,法院对此类案件通常持支持态度。
毕业证和学籍档案是两条线,只要学生修满学分并通过实习考核,学校就必须发证。至于那520块车费,只要家长坚持“没发票、没协议、强制收费”,法院一般会判学校退款。实际上,在这场纠纷中,强势方并不是学校而是家长,只是许多家长不清楚规则而被吓住。教育的本质是点亮人,而不是卡住人。一个学校如果只想着从学生身上牟利,早已背离了教育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