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预警机加速迭代。在现代战争中,低空突防是最具威胁的进攻方式之一,拥有预警机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作为“空中帅府”,中国的预警机正练就火眼金睛,加速迭代!
自主攻关“空警-2000”被誉为“争气机”
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空警-2000”引领飞行编队,米秒不差地飞过天安门广场,完成了它的首次亮相。尽管它掠过上空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秒,但这几十秒却凝结了几十年来中国预警机从无到有艰辛的发展历程。
1971年6月10日,经过近四年的努力攻关,中国的第一架预警机“空警一号”首次试飞成功。“空警一号”仅是在飞机上加装雷达,但经过多次试飞,人们发现“空警一号”并不具备预警机的功能。
上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的爆发,让中国看到了装备预警机的紧迫性,预警机的研制进而提上了日程。由于预警机技术是极高端的军工技术,中方首先想到的是对外合作,但却因此屡遭挫折。经过不懈的努力,2007年,“空警-2000”服役。它的服役,结束了中国空军没有大型预警机的历史。
作为空中机动指挥平台,“空警-2000”能在较大的范围内全面掌握空中态势,进行战场监控,综合、处理、分析、研判各种信息,及时为各级指挥员和各种作战兵力提供态势判断,并负责将己方作战力量及时引导至有利的战术位置,以创造先敌发现、先敌攻击的条件。
“空警-2000”预警机的雷达天线是一个大圆盘,背负式的三面有源相控阵雷达,在世界上是首次提出。这种雷达采用电子扫描方式,比E-3C的机械扫描方式更快、更稳定,能真正做到360度无死角。“空警-2000”是以伊尔-76为平台改装而来,2012年,空警-500首飞成功,成为完全国产化的新一代预警机。
空警-500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
空警-500由国产的运-9运输机作为搭载平台,仍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使用圆形天线,表面上看与“空警-2000”差别不大。但经过全机电子信息系统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改造升级,不仅可以同步跟踪、监视和管理多维度、多批次目标,还同时能引导多域多层多批战斗机对锁定的目标实施差别化精确打击。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空警-500首次公开亮相。此后,空警-500就作为“空中帅府”,不断在实战演训中锤炼本领。预警机作为空中编队的指挥机,是敌方的高价值目标。当空警-500遇到威胁,指挥长会第一时间快速下降高度,增强干扰功率,派出战斗机前出应对等一系列操作。
加油型空警-500A滞空时间大幅增加
牢固体系作战的同时,中国预警机也在加速迭代。2022年珠海航展,加油型空警-500A首次公开亮相。空警-500滞空时间约8小时,空警-500A借助运油-20实施空中加油后,可留空几十小时不间断执行任务。
2024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湾海峡、台岛北部、南部以及台岛以东,开展“联合利剑-2024B”演习。演习中,人民空军出动了加油型空警-500A型大型预警机。这是该型特种机首次在实战化演训中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