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4日,龚琳娜在新书《做自己不忐忑》的分享视频中透露了一段惊心往事。数年前,她因腰椎间盘突出突然恶化,一度濒临瘫痪。那天她在路上行走时,左腿突然麻木失去知觉,寸步难行。家人紧急送医后,北京三甲医院的医生看到影像报告震惊不已,称这是两年内见过最严重的病例,并建议立即手术。
面对艺术生涯可能终结的危机,龚琳娜陷入两难:母亲力劝保守治疗“躺着养病”,但她已签约的演出迫在眉睫。最终,她选择拄拐登台——助理搀扶她挪至舞台边缘,拐杖🩼一扔,她挺直腰背亮嗓高歌。观众只闻天籁,未见台侧泪流满面的助理,更不知她下台瞬间瘫倒,被抬离现场后竟卧床三月无法起身。
在漫长的康复期,龚琳娜摸索出独特的“自救法则”。她在庭院种满花草,每日静坐其间呼吸吐纳。即使无法站立,她仍组织邻居围坐吟唱:“腰站不起来,就用歌声练气。”她拒绝焦虑,专注微小愉悦——听风观云、琢磨曲调,甚至躺着研究声乐理论。“越是生病,越要开心。心放松了,身体自会苏醒。”这种“自然疗法”暗合她艺术生命的底色。早在2014年,她便在随笔集《自由女人》中写道:“民歌是土地长出的声音,而土地从不拒绝匍匐的根须。”
龚琳娜的职业生涯是一场与身体极限的角力。5岁登台,12岁赴法演出,少年时便以《好花红》《斑竹泪》横扫音乐奖项,却在巅峰期厌倦“晚会假唱”模式。2002年结识德国作曲家老锣后,毅然下乡采风、赴欧深造;2010年,《忐忑》以颠覆性唱腔引爆网络,点击量超2000万次,但因“神曲”标签被长期误解。直到2019年《歌手》舞台上一曲《小河淌水》,空灵嗓音穿透云霄,才让世人看清她民歌唱腔的学术深度;2023年,48岁的她登上《乘风2023》舞台,以《山海神话》《二十四节气歌》等作品,将传统诗词与现代编曲熔铸成“新艺术音乐”。
身体的瘫痪并非龚琳娜唯一的“至暗时刻”。2024年10月13日,她与音乐搭档兼丈夫老锣宣布离婚。没有争执狗血,只有一场精心策划的“分手仪式”:二人合唱定情曲《自由鸟》,视频配文“姻缘由音乐牵线,中国开始,德国结束”。
这场体面告别恰似她面对病痛时的豁达:移居云南大理,赤脚踩露水摘番茄,用方言与菜贩讨价还价;当被问及《忐忑》,她大笑回应:“早不忐忑了!如今我唱的是山野间的歌”;面对“自私母亲”质疑,她淡然道:“不留遗产不买房,鸡蛋热着,歌声响着,此刻即永恒”。
龚琳娜在新书尾声写道:“所谓自由,是跌倒后仍能听见云的声音。”书封面上一行小字如箴言闪烁:“躺下时修心,站起时行道。”这或许正是龚琳娜献给所有困顿者的生命密钥——瘫痪不可怕,可怕的是灵魂从未挺直过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