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吵翻!全国最矮的山仅0.6米高?静山是石还是山引争议!一只脚就能跨过一座山?近日,山东寿光当地的“全国最矮的山”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座被称为“静山”的地方,东西长仅1.24米,南北最宽处0.7米,北高南低,最高处距地表0.6米,最低处仅0.1米。有人认为“静山”并非山,只是一块石头。
随着网上关于“静山”的讨论持续升温,很多人前往当地打卡。寿光当地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王先生表示,“静山”位于孙家集街道的一个田地之间,1983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虽然按照现在的标准,静山不太适合作为文物,但当地仍保留其县文物身份,并进行保护管理,竖立了文物保护标志碑,安排了专职队伍进行日常巡查,完善了保护档案等。当地还制定了三项保护措施:不准对静山进行深挖;不准在静山附近搞建设;防止个别人砸山取石。
很多网友看到的“静山”周围要么种着小麦,偶尔能看到“山顶”,有时会在“山”周围种玉米,“山”就在高大的玉米地里。根据1935年的《寿光县志》记载,县城西南8公里孙家集与马家庄之间有一山石露出地面,名静山。而《寿光县志》(1992版)则称静山“地表以下逐渐扩展庞大,莫测其深”。
关于“静山”的说法,一种来源于当地的记载,另一种来源于坊间的传闻。据传静山本是很久以前孙家集村一大户花园中的一块石头,明洪武年间因战乱无法搬动而留在原地。还有人认为静山是天外来石,即陨石,但这似乎不太可能。上世纪30年代,曾有人对静山是否是山表示怀疑并进行了挖掘,结果三四米深处就找不到山根。此事引发了当地乡绅的不满,最终以传言此山无底的方式平息了风波。此后,仍有人怀疑静山非山,在静山东边两米处挖了一口水井,浇地多年而不见山根,进一步增加了大家对静山是山的怀疑。
寿光市博物馆前馆长贾效孔认为,静山可能是南北朝时期贾氏家族的地界石或观赏石,而非自然形成的山体。这一观点得到了淄博职业技术大学产业教授赵焘的认可。赵焘认为,寿光地区是平原,没有山,突然出现一个小山本身就很突兀,而且按现代勘探技术很容易确定是否是山。但他认为当地政府更多考虑到静山的文化价值,未对其进行地质勘探。
专家吕建树博士指出,凭借大部分山体堆在地下就认为它是山,这种判断不准确。学术上严格定义的“山”按高度可分为高山、中山和低山。如主峰相对高度低于150米,只能称为“丘陵岗地”。吕建树并未实地考察过静山,但从图片判断该石块像石灰岩。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委员张祖陆教授等多位老专家一致认为,静山是不是“山”,需要实地考察探勘后才能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