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责鲁迅墙画博主注销账号!近日,绍兴鲁迅纪念馆一幅展示鲁迅夹烟的墙画引发争议。一位游客投诉称,这种展示存在“公共场所展示吸烟行为”,可能误导青少年。这位自称控烟志愿者的孙女士表示,她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位游客站在鲁迅“吸烟”画像前比出交叉手势后,查询了多幅鲁迅相关版画,发现纪念馆使用的这幅画像修改了烟雾的表现。她认为将该画像放在户外墙面可能会对青少年产生误导,因此进行了两次投诉。
此前,一位女大学生在高铁站拍下疑似工作人员吸烟的视频并上传到社交平台,随后致电12306进行投诉,同样引发了网友的不满。这次孙女士的做法更是引起了网友的强烈批评。许多人认为,鲁迅不仅是文学巨匠,也是时代象征,夹烟动作是那个时代文人的真实写照,不应简单地等同于“吸烟宣传”。
此外,那幅墙画原本是纪念馆的一处打卡点,许多游客在此合影、互动,甚至有“给鲁迅点烟”的创意合影方式。孙女士将其上纲上线,套上“误导青少年”的帽子,不少人觉得她的解读方式本身才是问题。有网友评论:你能理解鲁迅的愤怒,却不能接受他夹根烟?
随着事件发酵,有网友开始深挖孙女士的账号,发现她所运营的社交账号几乎全是关于烟草危害、控烟宣传的内容,并多次点名批评鲁迅纪念馆“控烟不力”。同时,她的账号中还在推广一种叫尼古丁袋的烟草替代品,这类产品在今年8月被首次获批,属于市场新物种。一些网友质疑孙女士的动机,认为她可能是打着控烟的旗号推广替代产品。
目前,孙女士的评论区已经充斥着讽刺和调侃,有人留言说:那是不是关公雕像也得撤?拿着大刀影响青少年呢。鲁迅纪念馆方面表示已向相关领导反馈此事,正在处理。从部分网友发布的照片来看,墙画似乎已被修改,鲁迅手中香烟被画成了握拳手势,但这一变化尚未得到馆方正式证实,是否为网友恶搞还需核实。
控烟是一项值得支持的公共议题,但如果方法不当,尺度随意拿捏,更容易从守护健康变成干涉表达。历史人物的形象应当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呈现,而不是被现代标准粗暴修剪。控烟不该变成控历史,更不该滑向控文化。
指责鲁迅墙画博主注销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