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人形机器人️像电影里那样,在家做饭、叠被、陪聊天、带娃?现在还差点火候。行业里大多觉得,真正能当家庭全能助手的人形机器人️,得5到10年才能大规模走进家里。短期内会有一些只干特定活的机器人️先来试试水,比如递个东西、简单打扫下。
来源网络
3到5年可能会有第一批家用人形机器人️出现。乐聚机器人️的柯真东就这么看。现在已经有企业在养老、教育这些细分领域试试水了,像优必选的桌面AI机器人️,能跟人互动,还能控制家里的电器。
过5年左右,机器人️可能就能泡茶、做饭、洗衣这些活了。智元机器人️的姚卯青说,到时候价格可能降到5万块。但现在的技术还差不少。机器人️能动不代表能用。家里环境太复杂,机器人️想应对自如不容易。
来源网络
就说智能水平,现在的机器人️都是按预设好的场景干活,换个情况就懵了。让它照着菜谱做饭,中间出点岔子它就不知道该咋办了。硬件上问题也不少。手不够灵活,抓个易碎的杯子、叠件衣服都费劲。电池也不顶用,大多只能跑两三个小时,想让它干一天活不现实。
价格也是道坎。好点的机器人️,像宇树H1要65万,优必选的Walker系列更贵,超过500万,普通家庭哪买得起?核心零件好多还得靠进口,成本下不来。还有安全和隐私问题,机器人️要收集家里的各种数据,万一泄露了咋办?控制系统被黑了,说不定还会伤到人。
来源网络
不过也不用太灰心。我们国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挺全的,宇树、优必选、小鹏这些企业都在使劲干,进度不比美国慢。2025年被叫做机器人️量产元年,宇树的G1机器人️9.9万开始预售,H1的订单都排到2026年了,大家还是挺期待的。
以后家里的机器人️可能不一定是人的样子。说不定是带轮子的底盘加个机械臂,或者好几个不同的机器人️分工合作,一个脑子指挥它们干活。这样成本能降下来,用着也更方便。
来源网络
科技发展总得一步一步来。当年电脑刚出来的时候又大又贵,谁能想到现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人形机器人️进家庭也是这个道理,从简单到复杂,从贵到便宜,慢慢总会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