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蓉的父亲已经70多岁,患有认知障碍。两年前,他在不明情况下被人拉去湖州买了一套房。两年来,全家人为退房奔波,并最终与开发商对簿公堂,心力交瘁。
老人购买的这套房子位于湖州长兴的龙樾府。他之前从未去过湖州,但2023年6月的一天,老人接到一个房产销售电话,对方邀请他去湖州游玩并看房。由于来回有车接送且对方热情,老人欣然接受了邀请。在售楼处,销售人员告诉他这房子适合养老,现场的热销氛围让老人感觉再不买就买不到了。最终,老人选了一套总价131万元的毛坯房,并当场付了2万元定金。随后一个多月里,老人东拼西凑支付了43万元房款。2023年7月25日,销售人员跑到上海单独约见海刚,指导他完成网签合同,约定88万元尾款须在2023年9月30日前支付。
海蓉得知父亲买房后,认为父亲被忽悠了。老人早在2018年底就被诊断为脑出血,2023年又被诊断为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症,记忆力和认知能力严重下降。海蓉多次去售楼处交涉要求退房,直到2023年11月才得到明确答复:开发商不同意退房。后来她了解到,带父亲看房及处理退房事宜的是与开发商合作的销售代理公司。
海蓉向长兴县相关部门寻求帮助,但一直未果。2024年6月,老人收到开发商发来的催款函,催缴尾款及逾期违约金。2024年8月,老人在家人协助下向长兴县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购房合同并退还已支付的购房款。根据资料显示,今年初,海刚被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司法鉴定所鉴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并被法院宣告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老人起诉后,开发商于今年5月提起反诉,要求海刚继续履行合同支付88万元尾款及5万余元逾期违约金。
事实上,外地人在龙樾府购房引发的纠纷并非个例。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7月,上海一市民投诉称,龙樾府营销中心销售人员诱导其母亲抵押上海的唯一一套自住房产全款付清龙樾府房产。2024年7月,金华一市民投诉称龙樾府销售人员虚假承诺,买房后可成为托管民宿享保底收益。记者联系上当初接送老人去看房的销售人员,对方称已不记得此事。
长兴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龙樾府是一个主要面向外地客群销售的外销盘,近一年投诉较多。该楼盘通过销售代理公司及分销卖房,存在管理混乱的问题。由于投诉量高,去年年中成立了龙樾府项目工作小组,暂停销售并进行整顿,要求开发商规范销售行为,妥善处理购房纠纷。至于海刚和开发商之间的纠纷,因双方已签订购房合同,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作为龙樾府销售总包方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继续履行买卖合同,支付剩余尾款。他认为,海刚的诊断报告及司法鉴定报告是在购房之后,不能认定海刚在购房时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对此,海蓉解释,2023年只想着协商退房,没有做司法鉴定,但医院诊断报告可以作为健康状况的佐证。第一次庭审已于今年6月结束,目前双方都在等待判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