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早上7点,在烟台东山宾馆,两辆装饰一新的公交车整齐排列,车身上“山海为证 文明同行”的红色标语在晨光中格外醒目。这是烟台为24对新人精心打造的“公交婚车”,“情定山海间”烟台市移风易俗主题集体婚礼由此拉开序幕。
活动前,公交17路和51路两辆公交车都被精心装扮、换上新装。车身以红色、粉色为主题色,“山海为证 文明同行”八个大字格外醒目;车内悬挂着喜字挂件和气球,车窗玻璃张贴着红色的“囍”字窗花。活动当日,公交化身婚车,成为流动的城市文明新风宣传站。
其中,双层公交17路格外引人注目。17路是烟台市的一条“明星️线路”。它贯穿芝罘老城与滨海风光,连接栈桥、月亮湾、烟台山等标志性景点,被誉为“烟台最美公交线”。不仅如此,这条线路还有一个浪漫的别称——“爱在一起”。
17路的故事是一部烟台人的爱情记忆。1998年10月,17路作为烟台市第一条旅游观光线路开通,配备20台双层观光巴士。线路因穿越市区最繁华的商业圈、最美的海岸线、最全的滨海景点,连接众多大专院校和现代化生活社区,成为最具韵律美的城市符号和人文景观的文明城市特色线路。17路也因此成为年轻人约会的“黄金线路”,很多情侣在这里第一次牵手,久而久之,“谈恋爱一定要坐一次17路”成了烟台年轻人的新风尚。
公交不仅是一条公共交通线路,更是一座城市的“爱情记忆载体”。本次活动将移风易俗与婚俗文化、城市文化相结合,选择公交作为集体婚礼的婚车,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让新人们在浪漫中感受城市温度,在简约中体会文明力量。
当天上午7点30分,公交婚车准时出发,带着新人开启“幸福之旅”。第一站是烟台的标志性景点——月亮湾。海鸥在晨光中盘旋,浪花拍打着岸边的礁石,远处的小岛若隐若现。
新娘米力开木·热合曼依偎在新郎吕英凯旁边激动地说:“太美了!这是我第一次到烟台来,也是第一次到海边来,烟台的大海非常治愈。”吕英凯是烟台莱阳人,在新疆工作中遇到了米力开木·热合曼,二人决定结婚后,吕英凯发现老家烟台将举办集体婚礼,便决定回到烟台参加。“简约又富有仪式感,正是我们想要的婚礼!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对文明婚俗的承诺变得具体可见。”吕英凯高兴地说。
公交婚车继续前行,途经月亮湾,在此稍作停留。这里是烟台最浪漫的景点之一,碧海蓝天下,月亮老人伫立在海湾边,见证着新人们的海誓山盟。24对新人在此拍摄了具有纪念意义的集体合影,并分发喜糖,与沿途市民共享喜悦,将简约婚礼的幸福感传递给整座城市。
新娘贾晓晶感叹说:“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工作,还互不相识,但今天之后我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是同一天,都是2025年8月28日。这次集体婚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郎宋春磊带着新娘宋芸早早地登上17路,抢到了第一排,他说:“乘坐17路公交,沿着最美的海岸线走一遍,感觉特别有意义。以前我们一直想坐但没机会,今天坐上了,还是第一排,太有纪念意义了!”
新郎王顺令坦言:“这次婚礼让我对‘文明婚俗’有了更深的理解。婚姻的本质不是攀比,而是责任和担当。婚礼的意义不在于排场有多大,而在于爱情有多真。我希望通过我们的选择,能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移风易俗的行列中来。”
当天9点多,公交婚车抵达烟台海滨飞翔乐园,新人们奔赴集体婚礼仪式现场。这趟公交婚车旅程,不仅为24对新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更向社会传递了文明婚俗的理念。
文明的婚俗,就像公交婚车一样,不需要豪华的装饰,不需要昂贵的票价,只需要两颗真诚的心,就能驶向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