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月28日),寒武纪股价再度大涨,收盘报1587.91元,涨幅达15.73%,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股价最高的上市公司。而在2024年2月,寒武纪股价曾一度低至100元以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寒武纪股价飙升超百倍,不仅让公司创始人身家陡增,也让持有寒武纪股票的基金及其投资者获益。以3月31日收盘价623元为成本计算,知名牛散章建平在此次行情中浮盈甚至超过50亿元。
寒武纪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创始人陈天石生于1985年,曾在中科院计算所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人工智能和处理器芯片领域从事基础科研工作近二十年。2016年3月15日,陈天石及其团队与中科算源共同创立寒武纪,将智能芯片课题组的科技成果正式转化为商业项目。2017年至2018年间,寒武纪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联想创投、越秀产业基金等知名机构。2025年7月,寒武纪登陆科创板,发行价64.39元,开盘即涨至250元,创造了资本市场的奇迹。
自2017年公布财务数据以来,寒武纪一度长期亏损,亏损幅度持续扩大。财报显示,2017年至2022年,寒武纪亏损数额分别为3.807亿元、0.41亿元、11.79亿元、4.35亿元、8.25亿元、11.66亿元,其间也不时有裁员传闻流出。因此在股价方面,寒武纪既有过200元以上的高光时刻,也曾跌落至百元下方。
2023年上半年,在AI概念的加持下,寒武纪股价从约54元飙涨至年内最高的271.47元。但在此时,多家创投股东选择逢高套现离场。寒武纪此前发布的公告显示,2023年3月至2023年9月,苏州工业园区古生代创投、南京招银电信新趋势凌霄成长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等相继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等方式套现清仓离场,减持金额累计超过41亿元。2023年9月23日,寒武纪发布公告称,国投(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企业累计减持739.87万股,套现14.81亿元,几乎完成了清仓。在股东接连清仓离场的同时,寒武纪股价也一路走跌,2023年9月25日,股价报收126.13元,跌幅3.34%。
在大股东减持后,公司创始人陈天石承诺绝不减持。2023年9月26日,寒武纪发布关于实际控制人自愿承诺不减持公司股份的公告,陈天石将不对其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119,530,650股)以任何方式进行减持。从事后的角度看,陈天石绝不会为这个决定感到后悔。2024年,寒武纪股价从134元增长至658元,涨幅达387%,夺得当年股王称号。进入2025年后,陈天石也未减持一股。2025年半年报显示,陈天石持股比例为28.57%,以8月28日收盘价计算,其持有的寒武纪股票市值达到1898亿元,相较2023年9月26日增长1742亿元。
在这两年间,寒武纪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还出现了多支科创ETF基金的身影,主要为跟踪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上证50指数、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的指数基金。2025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11,375,577股,持股比例2%,期间减持2,291,858股;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8,643,402股,期间减持89,367股;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和中国工商银行-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则分别持股1.06%、0.97%,分列第九、第十。
此外,在寒武纪股价攀升的同时,知名牛散章建平也开始出现在寒武纪前十大股东名单中。他首次出现在寒武纪2024年年报中,于2024年第四季度增持5,338,751股,成为寒武纪第八大股东,持股比例1.28%。2025年一季度又进一步增持至6,086,272股,持股比例达到1.46%,上升至第七大股东。2024年第四季度,寒武纪股价在300元至700元左右,3月31日收盘价为623元,至8月28日收盘累计涨超154%,若以3月31日收盘价作为成本计算,章建平浮盈将超过5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