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实现营收918.4亿元,同比增长11.7%;经营利润为2.26亿元,同比下降98%,经营利润率从13.7%跌至0.2%;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14.9亿元,同比下降89%,远低于市场预期的98.5亿元。其中,核心本地商业业务第二季度的经营利润大幅下滑,该板块实现营收653亿元,同比增长7.7%,但经营利润同比下滑75.6%至37亿元,经营利润率降至5.7%。
美团在财报中指出,外卖行业的非理性竞争是导致其本地商业业务经营利润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平台增加了骑手补贴以保障即时配送服务稳定性,导致销售成本上升。同时,为了提升用户黏性和转化新客,加大了推广、广告及用户激励开支。具体来看,第二季度美团的销售成本增加27.0%,主要由骑手补贴导致;销售及营销开支增加了51.8%,主要由于美团外卖和美团闪购的推广和用户补贴费用增加。
实际上,第二季度只是外卖大战的开始阶段。京东上线外卖业务并发起百亿补贴,美团主要应对的是来自京东的竞争,而阿里尚未参战。更激烈的外卖“超级星期六”大战发生在7月初,并不在第二季度的业绩统计范畴内。
第二季度,美团参与力度最大的营销活动是618大促,以美团闪购为主体参与。美团闪购的主要目的是强化用户在平台上购买数码家电、零食、酒饮等非餐品类的心智。为此,美团闪购开启了高额补贴,尤其在数码家电等3C标品中力求做到全网最低价。美团CEO王兴公布的数据显示,618期间,美团平台60多个品类的GTV接近翻倍增长,手机、家电、奶粉、白酒等高客单价的品类成交额增长2倍。
此外,美团闪购在第二季度还投入了较多资金和资源在即时零售的闪电仓建设上。截至第二季度,美团已联合各类零售商和品牌商在全国建设了超5万家闪电仓。尽管如此,美团在海外市场扩张的同时也面临较大压力。今年上半年,美团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为149亿元,但第二季度这一数字仅为48亿元。
从各项业务的数据来看,第二季度美团的基本盘依然保持稳固。美团App的月活跃用户突破5亿,用户年均交易频次创下历史新高。核心本地商业、酒旅业务均保持稳定增长,而美团闪购、Keeta等新业务也获得了不错的增长。但在7月和8月,随着阿里入局外卖大战,美团的核心本地商业受到了更大冲击,投入更多资金和资源在餐饮外卖上。这对美团经营业绩的影响将在第三季度财报中显现。
面对激烈竞争和多线作战的挑战,美团也在对非核心业务进行收缩。近期,美团关停了18个省市的美团优选业务,仅在少数几个城市继续探索。美团今年力推的“浣熊食堂”也开放加盟,由合伙人承担线下物业的承租、装修等工作,而美团负责招商、定价、营销和人员培训。
王兴预计短期内市场竞争仍将持续,这将对美团的财务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但他强调,美团核心本地商业业务的韧性已在多个周期中得到验证,每一项挑战最终都会强化美团的竞争地位,提升团队执行力。他对美团的长期增长保持信心。对于仍在持续的外卖大战,王兴表示坚决反对内卷,美团将长期专注于生态建设,让消费者、商户和骑手都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