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落地
---------
近日,国内量子计算领军企业——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自建的“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正式落地深圳南山区。此次玻色量子自建的国内首个规模化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建成后预计年产光量子计算机可达数十台/套,可形成专用光量子计算机的批量生产产能。
量子计算作为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驱动力,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共同驱动产业快速发展,其应用场景从专用计算向通用计算拓展,推动金融、医药、能源等领域深度变革。量子计算产业正处于“技术驱动向应用牵引”的关键转折期,2025-2030年将是商业化落地的黄金窗口,有望迈进千亿美元💵市场规模。中国“十四五”规划将量子科技列为核心战略。凭借政策支持与工程化能力,中国有望在量子通信、光量子计算等领域实现局部突破。
优化业务准入 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
---------
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加快推广应用;加快卫星互联网系统建设和应用服务,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托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鼓励卫星通信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城市治理等各行业、各领域创新应用,加强与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航空机载通信、低空智联网、算力网络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交叉融合;综合利用多种资金渠道,支持卫星通信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提高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水平。
目前卫星通信发展呈现技术迭代加速、终端生态重构与商业场景扩容三重增长逻辑。国家将卫星通信纳入“新基建”,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并加速卫星互联网与5G、物联网融合。数据显示,我国卫星通信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未来十年,随着成本下降、标准统一及政策支持,该产业有望成为万亿级蓝海,重塑全球通信格局。
华为云宣布Tokens服务全面接入384超节点 国产算力产业链有望加速渗透
——————
在27日举行的第四届828B2B企业节开幕式上,华为云宣布其Tokens服务全面接入CloudMatrix384超节点,将发挥“大杂烩”优势,以系统创新弥补单点不足,实现性能持续提升。华为云介绍称,通过xDeepServe架构创新,单芯片最高可实现2400TPS、50msTPOT的超高吞吐、低时延的性能,超过业界水平。
华为云表示,过去18个月,中国AI算力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初中国日均Token的消耗量为1000亿,截至今年6月底,日均Token消耗量已突破30万亿,1年半的时间增长了300多倍,反映了我国人工智能应用规模快速增长,也对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提出了更大的挑战。CloudMatrix384超节点是华为推出的革命性AI架构,通过系统级创新解决传统算力瓶颈,具备高吞吐、低时延、高弹性等特点。华为CloudMatrix384超节点通过系统级创新,显著提升Tokens处理效率,全面接入后加速AI商业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