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的A股市场,正上演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资本大戏。上证指数在3280-3350点区间反复震荡,但市场情绪异常活跃。板块轮动节奏明显加快,成交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资金革命正在改变A股的生态。
市场连续上涨后,部分投资者选择落袋为安,导致短期调整。指数在3900点附近遭遇一定阻力,近期需关注成交量能否持续放大。推动A股上扬的是多方增量资金的共同作用,包括居民储蓄转移、机构资金加仓、债市资金流入股市、楼市流出的资金以及从产能过剩行业退出来的资金。“存款搬家”成为这轮慢牛的最大看点。房地产市场步入中期调整,居民投资渠道减少,实体经济中可投资机会显著减少,居民存款投向房地产和实体投资都处于下降状态。自去年“9·24”的行情开始,A股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慢牛态势,市场持续时间较长,结构性机会较多,赚钱效应开始出现量变到质变的特点。尤其是短期利率下行带来的银行理财收益率快速下行,使得居民存款意愿进一步下降,在收入预期谨慎的背景下,持续走强的股市吸引力显著提升。从近期开户趋势来看,机构新开户积极性远高于个人,东兴证券认为,机构对市场的敏感度往往领先于散户。
9月28日,A股市场经历前日剧烈调整后上演惊天逆转。科创50指数以7.23%的涨幅傲视全场,半导体板块掀起涨停潮,中芯国际、寒武纪等科技龙头股集体再创历史新高。这场逆转的导火索源自政策层面的三重利好。国务院发布的《“人工智能+”行动十年规划》明确提出,到2030年智能终端普及率超90%,这一战略定位直接点燃了AI算力产业链。寒武纪上半年营收同比暴增4347.82%的业绩公告,验证了政策驱动下国产替代的爆发力。工信部同步发布的卫星通信产业指导意见,则将低轨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当日半导体产业链全线爆发,CPO、算力、PCB概念强势反弹,大金融板块盘中两次助攻指数。海光信息、寒武纪-U、成都华微、盛美上海等相关个股涨停。寒武纪的崛起并非偶然。2022年11月,ChatGPT的横空出世引爆了全球大模型军备竞赛,而作为国内少数具备云端AI芯片量产能力的厂商,寒武纪凭借其技术积累,被市场广泛视为国产替代的核心标的。
北向资金已连续12周净流入超2000亿,外资正系统性增配A股。MSCI中国市盈率仅12倍,而全球资金配置A股比例尚不足7%,估值洼地效应显著。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的表态意外偏鸽,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9月议息会议上再次启动降息。鲍威尔明确指出,现在政策已经明显处于限制性区域,如果经济前景和风险的天平开始转向,就得相应地调整政策。全球配置调整背景下,美元💵未来将进一步走弱,叠加人民币资产估值优势,进一步吸引外资。7月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超2000亿元,环比增36%,单月净流入27亿美元💵。中美贸易关系的阶段性缓和也为市场提供了利好环境。8月12日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宣布暂停24%关税90天,这一消息在资本市场发酵两周后,在8月28日形成合力。
与2015年相比,当前市场更健康、更成熟。机构持股占比升至22%,长线资金真正成为“压舱石”。这轮行情并非短期疯牛,而是依托产业、政策、资金三重支撑的慢牛主线。兴业基金邹慧表示,本轮行情与2015年依赖杠杆资金推动的行情截然不同,可能是A股历史上首次“系统性慢牛”的开端。预计上涨节奏不会像2015年那样迅猛,更有利于投资者把握机会。两融余额创新高也能说明市场活跃度。截至8月14日达2.048万亿元,为2015年7月以来最高,但杠杆率更低(保证金比例80% vs 2015年50%),占流通市值仅2.3%。目前国有大行1年期存款利率低于1%,低利率环境对存款搬家有直接促进作用。在“资产荒”背景下,A股吸引力提升。
任泽平指出,从牛市时间长度来看,自2024年9月以来,此轮牛市持续时间已近一年,与2014至2015年的牛市时长持平,并预计此轮牛市持续时长有望超过上一轮。从涨幅来看,上证指数去年低位为2690,截至8月25日指数涨幅高达45%,创10年新高;创业板指数从去年低位到8月25日涨幅高达79%;北证50从去年低点到8月25日涨幅高达1.7倍。任泽平提到,此轮牛市不简单是一次财富机会,更重要的是承担三大历史性使命:包括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大国博弈及修复居民资产负债表。A股若能走出“长牛慢牛”,将对中国经济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财富效应可提振消费信心,慢牛行情可以使得股市成为新财富载体,引导居民资金从存款转向投资,释放消费潜力。截至9月20日收盘,上证指数报3312.65点,月内累计上涨1.23%;深证成指报11218.47点,月内累计上涨2.05%;创业板指报2305.82点,月内累计上涨0.98%。三大指数呈现“沪强深稳、创业板跟涨”的格局,市场结构性特征依然突出。多位绩优基金经理认为,本轮上涨的核心逻辑是政策大力支持、资金结构优化与产业趋势催化的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