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房企”又少了一家,但有开发商“今天开始收回折扣” 优惠收紧信号显现!9月1日起,上海一新房项目的付款周期和价格政策将收紧。8月31日,该项目的置业顾问张宇通过微信透露了这一消息。
8月31日晚间,中指研究院、亿翰智库、克而瑞等多家机构公布了1—8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据中指研究院统计,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23270.5亿元,同比下降13.3%,降幅与1—7月持平。
尽管8月份处于传统销售淡季,且市场整体供应位于全年低点,但部分房企如绿城中国、滨江集团、中建壹品、保利置业等表现依然强劲。据克而瑞统计,有33%的百强房企在8月单月实现业绩环比增长,其中21家企业单月业绩环比增幅大于30%,包括绿城中国、中海地产、华发股份、融创中国、保利置业、中国铁建等。
领跑的仍然是保利发展,1—8月累计销售1812亿元,第二名绿城中国实现销售额1563亿元,中海地产则以1503亿元排名第三。华润置地、招商蛇口销售额均超千亿元,分别为1425亿元和1240.5亿元。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1—8月,百亿元以上销售额企业有53家。其中,1000亿元以上阵营5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家,销售额均值为1508.7亿元;第二阵营(500亿—1000亿元)有6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家,销售额均值750.3亿元;第三阵营(300亿—500亿元)企业7家,较去年同期增加2家,销售额均值386.6亿元;第四阵营(100亿—300亿元)企业35家,较去年同期减少8家,销售额均值157.8亿元。
据克而瑞监测,8月份一线城市成交全面回调,同环比跌幅显著超过二三线城市。4个一线城市8月成交量为125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0%,同比下降26%,但前8个月成交累计同比仍增长4%。北京、上海在8月分别出台了限购松绑等一系列宽松政策。从效果来看,北京成交环比微降8%,同比下降19%,暂未止跌;广州、深圳8月新房成交环比均下降2成,客户观望情绪浓厚。上海因月末出台政策,效果尚未反映在成交数据上,新房成交同环比下跌45%和27%。
然而,上海新房市场的局部热度从未减退。创造过“日光”成绩的闵行区梅陇板块“保利海上印”第三批次和宝山区“金茂棠前”第三批次,都在新政次日延续了过往销售战绩,开盘即罄。据亿翰智库,“保利海上印”成为新政后外环外的首个“日光盘”。
新政后,原本销售表现平平的项目也打算从9月开始收回部分优惠,全力冲利润。据张宇透露,原先能够给客户2—4个月的付款周期,现在要逐步收回。“折扣又多、账期又长,公司不赚钱。”张宇说。
二三线城市中,杭州、武汉、合肥、宁波等核心城市8月成交同环比齐增,出现了阶段性回升;成都、青岛、天津、西安单月成交量均超40万平方米,成为二线城市的重要支撑。昆明、重庆、东莞、珠海等城市的成交量环比下降,但同比持增,延续弱复苏走势。整体来看,二三线城市合计成交62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16%。
对于市场整体复苏节奏,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分析:“8月京沪相继出台优化政策,力度和时点均符合市场预期,后续城市预计在需求端继续跟进。随着‘金九’到来,房企推盘节奏与优化力度预计均将提升,市场或实现温和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