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这场晚会不同于以往常见的文艺晚会,它突出了“剧”的特点,综合运用了音乐、舞蹈、情境戏剧等多种舞台艺术形式,呈现出史诗般的气质。约90分钟的演出以倒计时开篇,将时间回溯,通过“怒吼吧,黄河”“红星照耀中国”“不可战胜的力量”“共同的黎明”“正义永恒”五个篇章,鲜明地昭示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永恒真理。
《正义必胜》启用了以80后、90后为主的主创团队,00后演员🎭️在参演人员中的比例超过50%。音乐总监杨帆介绍,该晚会的音乐创作由近20位作曲家共同完成,他们中有赵麟、杨帆、吕亮等知名作曲家,各自擅长不同风格的音乐。整场演出中经典与新作的比例大致为7:3,从《松花江上》到《我爱你,中国》,再到《势不可挡》和《命运与共》两首新作,这些旋律贯穿始终,最终在深情关怀中落幕。
对于为何没有选择《保卫黄河》这一经典片段,杨帆表示,这是经过长时间讨论后的决定。他认为,《正义必胜》的创作思路不是以单个节目为导向,而是以情感、情绪为导向。当舞蹈《殇》呈现南京大屠杀的悲恸惨烈,当社会各界用《祭黄帝陵文》凝聚起全民族抗战的决心,《怒吼吧,黄河》出现在此处,情绪连贯且自然。
文学撰稿之一徐珺蕊提到,对人物群像以及普通人的塑造是《正义必胜》的重要创作思路。例如,舞蹈《殇》讲述了南京大屠杀中一对兄妹的故事,而情境戏剧《永远的番号》则聚焦刘老庄连,展现了无名英雄的巨大牺牲。这些故事不仅感人至深,也引发了观众对历史的深思。
视觉总监任冬生解释说,《正义必胜》的视觉效果旨在成为史诗的叙事语言。晚会采用了多种视觉特效,如可移动的冰屏、轨道平台和旋转小平台,营造出真实的空间感和历史性。在多个节目中,视觉效果与舞蹈情境表演互动,加强了节目的史诗感与张力。
多位演员🎭️和编导在创排和出演这些节目时都强调了真实的情感表达。例如,舞者常宏基在舞蹈《殇》中饰演哥哥一角,他多次摔倒又站起,展现了不屈的精神。舞者张翰在情境戏剧《永远的番号》中饰演小战士,他用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表现了抗日战争中的肉搏战,最终壮烈牺牲。这些真实的表演让观众深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