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19:30,“苏超”第十一轮连云港队将在客场对阵无锡队。足球比赛不仅是技战术的较量,更是体能和意志的比拼。赛场背后,训练中心的数据化训练、康复团队的伤病防护与运动处方师的科学指导,为球员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同时也促进了大众健康。
上午9点,连云港市Star运动训练中心里,器械碰撞声与教练指导声交织。力量区内,几名学员在教练指导下进行下肢力量训练,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运动衫。场馆负责人苏星表示,他们正在为苏超连云港队进行赛季中的体能维持与提升训练。训练场一侧,一套『数字化』运动力学测试系统采集学员的各项数据,通过大量数据采集和个性化训练模型,为每位学员量身定制训练计划。18岁的小成正在进行爆发力训练,他每周都会来这里三次,经过针对性训练,他的场上突破能力明显提高。
苏超联赛作为江苏省最高水平的业余足球赛事,对球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职业球员有休赛期,但苏超球员大多是业余时间训练和比赛,体能恢复尤为关键。训练中心着重于敏捷、冲刺速度和功能性力量的综合提升,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突破自我。这里70%的会员是专业运动员,30%是普通市民,目标是帮助更多人热爱运动,提高生活质量。
同一日上午,记者来到连云港市长寿康复医院,见到了院长刘洋,他也是康复治疗师。这两天,他和团队成员随时与连云港队球员保持沟通,确保大家在赛前有一个最佳的身体状态。康复治疗师的工作不仅限于处理突发伤病,还包括赛前损伤预防、赛后体能恢复及比赛过程中的运动损伤处理。刘洋详细解释了冷喷的使用方法,并接到一名球员的电话,约定下午为他做详细检查。刘洋表示,虽然苏超是业余联赛,但球员们同样付出了巨大努力,需要确保他们以最佳状态出现在赛场上。
连云港市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则提供另一种服务,这里没有激烈的对抗和高强度的训练,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体质、运动监测设备和科学的医疗健身指导。中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孔祥颖为一位中年男子讲解运动处方,不同于常见的药物处方,运动处方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健康需求和运动能力来制定。运动处方不仅能帮助普通人改善健康问题,也能帮助运动员预防伤病、提高运动表现。下午4点,中心迎来了一批放学后的青少年,在教练指导下进行基础训练,培养科学运动习惯。
从体能训练到运动康复,再到科学健身指导,这些幕后工作者构筑了一条完整的运动健康链条。他们不仅让运动员在赛场上尽情绽放,也帮助普通市民通过科学运动获得健康。在这条链条上,每个人都是重要的一环,为城市的荣誉和市民的健康默默贡献着自己的专业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