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外长8日前往美国,处理美方拘押300多名韩国公民的问题。这些人在一次突击搜查中被捕,被指控在美国非法工作。这次搜查发生在佐治亚州的一处电池合资厂,该工厂由韩国现代汽车与LG『新能源』共同运营。据韩联社报道,韩美双方已就释放被拘留人员达成基本协议,预计他们将于10日搭乘包机返回韩国。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此事不会影响美韩关系,但韩国媒体对此反应强烈,批评美国“背后捅刀”“打闷棍”,指出正当韩国积极响应美国吸引外资政策时,却面临制度与执法风险。彭博社称,这一事件引发了强烈反响。被突击搜查的佐治亚州工厂建设已经暂停,LG 『新能源』推迟了生产计划,现代汽车也禁止员工前往美国。
多家韩国主流媒体通过社论对美方表达了强烈抗议。《韩民族日报》认为,该事件发生在韩国承诺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后仅一个多月,韩国总统李在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举行首脑会谈、重申“韩美同盟坚如磐石”后不到10天,“感觉后脑勺被打了一闷棍”,这动摇了对同盟信任的基础。《朝鲜日报》质疑美国所说的“同盟”究竟意味着什么,让人怀疑美方所称的制度稳定性与政策持续性。
《中央日报》指出,佐治亚州是韩企投资密集的地区,被视为韩美合作的象征性平台。韩籍员工被戴上镣铐、逐一押送的画面令人震惊,美方“以示众羞辱手段对待合作伙伴”。《东亚日报》则提到,美方以涉嫌非法滞留与务工为由,动用直升机、军车进行抓捕行动。拘留韩国公民的设施存在严重卫生问题,无法保障基本人道条件。
美国媒体也在评估该事件的影响。《纽约时报》援引国际商业顾问塔米·奥弗比的话说,此次突袭在太平洋彼岸引起了震动。“昨晚和朋友们聊天时,有人说,‘我们从美国政府那里得到了矛盾的信息:你想要我们的钱,但又不想要我们(的人)’”,奥弗比说,“这给亚洲所有公司的董事会都造成了寒蝉效应。”研究韩美关系的专家表示,此次突袭可能破坏两国之间的信任并引发怨恨。韩裔美国人研究所所长马克·基姆表示:“突击检查一家投资额创纪录的工厂——这不是对待外国投资的方式。”
特朗普在当地时间7日的记者会上回应称,“佐治亚州发生的这件事非常有趣”,“当时ICE正在采取正当措施,因为他们是非法入境。”他强调,此事不会影响美韩两国关系。随后,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呼吁所有在美国投资的外国公司尊重美国移民法,并要求他们雇用和培训美国工人。
韩国政商界普遍认为,此次事件暴露出美国政府在鼓励制造业回流与执行移民政策之间的政策错位。当前美方严控H-1B等工作签证配额、审核门槛高、周期长,不足以满足海外企业现场投产初期对技术骨干的即时需求。现实中,不少企业不得不依赖免签或短期商用签证应对紧急任务,而这类操作如今面临全面清算风险。
一名韩国企业人士表示,“工程建设阶段如果不引入熟练技术人员,项目根本无法推进。美方一边催投资、一边设重重签证障碍,还突然执法逮人,这显然不合理。”《中央日报》指出,美国劳动力市场缺乏熟练技术人员,特别是在『新能源』车电池等领域,韩企需要在短期内调配具备特定工艺经验的『工程师』进行技术指导与前期调试。但当前美方在签证制度与执法尺度上的“高墙”,将使企业在技术交付与合规运营之间承受更大压力。
韩国政府8日与正在推进对美投资项目的企业紧急召开座谈会,检查赴美出差签证相关制度。彭博社称,此次突击搜查给韩国上千亿美元💵的美国投资计划蒙上了一层阴影。多家公司已要求赴美出差员工原地待命或暂停行程,并启动投资计划与用工安排的重新评估。《韩国经济》评论称,“佐治亚州不是例外,而是预警”。《中央日报》呼吁美韩双方建立更全面的制度,包括签证制度、人身保护机制与联络通报机制,避免类似事件在『半导体』、造船、光伏等领域再次发生。韩国总统室高官表示,虽已迅速完成交涉,确保涉事国民安全返国,但更重要的是建立防重演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