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7000万空巢青年:独居生活,是更孤独还是更自由?

全国7000万空巢青年:独居生活,是更孤独还是更自由?

近几年来,独居似乎变得越来越“流行”,有人向往自由,有人不善社交,因而想要独居。这些独居的人群还有一个称号,叫“空巢青年”,真正的独居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现在就让NA姐带你一起体验一下吧。

一、中青年是独居主力军

国家统计局历年数据显示,在中国,自2015年以来,对比家庭户,以一人户形式的比数逐渐上升,2017年一人户形式达15%

《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2015)》的数据显示,一人户青年群体占家庭总户数的3%,也就是说一百户家庭就有三户是一人户的青年人

只是,这组数据仅仅是在籍的人口统计,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的流动人口是独住的,这部分人的户口落在老家或是单位,实际上青年一人户的数量还很大。

从数据上,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喜欢独居,据民政部统计,目前已有7000万独居成年人,相信未来几年,青年人独居的数据会更庞大。可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独居呢?是什么原因?

二、越来越多人选择独居,为什么?

据王舒窈硕士对31位独居青年的访谈中,我们得知他们选择独居的理由,无非就是三点:工作地离家太远,在外居住;向往随心所欲的生活,追求独立与自由;个人生活习惯不同,不想委屈自己

A女士,26岁,家在上海,工作地点也在上海,但是她还是选择独自一人住,因为工作的地方和家一个东一个西,两个地址相隔的距离大,来回的时间太长。

R女士,27岁,家乡福州,工作香港,自己一个人住,她是不婚主义者,想要自由的时间,想独自安排自己的生活,并且自己的能力足以可以支撑起这一切。

Q先生,28岁,家乡洛阳,现居南京,独居,不想被室友打扰,不喜欢拉窗帘,喜欢一觉睡到天亮,也为了自己早睡早起的习惯不被打扰。

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独居的朋友们,他们选择独居的初心也是如此,爱自由、想要自己的生活、想有自己的时间等。可是,在这些理由基础上,他们是否就真的更自由了呢?还是更孤独?

三、独居生活,是更孤独还是更自由?

独居是更自由?还是更孤独?有一档节目《我家那闺女》里著名主持人吴昕的独居生活就引起了讨论,不用工作的时候,就泡泡脚、看看书、拼拼积木。

有网友说这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也有网友说这生活很无聊、很孤独。为此,吴昕还亲自给出回复,自由自在一直是她生活的状态,乐于此!

其实,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生活状态也不一样,不用执着于此,无非是大家所要的生活不一样。你觉得无聊、孤独,而别人却在享受,别人的快乐就是这样。

独居,想要自由、享受自由的人觉得更自由、更舒服;不想要自由、喜欢热闹的人,独自,那么他就会觉得更孤独。

其实从我们身边就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独居,特别是青年人,像身边的同事、朋友,基本有一半的人都是独居。

独居,也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独立性,现在的社会很多人追求独立,经济独立、思想独立、生活独立,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相信这也是独居的另一个优点。

互动:你支持独居吗?

参考资料

[2]《数说独居青年:独居真让他们发现自由和孤独的新境界吗?》.澎拜新闻.2019年3月16日

特别声明:[全国7000万空巢青年:独居生活,是更孤独还是更自由?]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北方及华南等地有大到暴雨 强降雨与高温并存(地图北方南方华南华北等地怎么划分)

近期,我国多地遭遇强降雨和高温天气。昨日,江苏、安徽出现暴雨或大暴雨;福建、广东、广西、台湾及内蒙古东北部等地也有大到暴雨

北方及华南等地有大到暴雨 强降雨与高温并存(地图北方南方华南华北等地怎么划分)

51岁李冰冰机场牵手29岁男友,行李他全扛,默契让人羡慕?(47岁李冰冰罕见现身)

最近,一组李冰冰和她男友在机场的照片引发了热议。机场照片中她没有浓妆艳抹,也没有过于年轻化的打扮,反而是她内外散发的自信与从容,才是最动人的部分。在这个习惯给女性贴标签的时代,她用实际行动证明:51岁依然可以…

51岁李冰冰机场牵手29岁男友,行李他全扛,默契让人羡慕?(47岁李冰冰罕见现身)

管不住了,《南京照相馆》2天破2亿,豆瓣8.5分,其他电影让道吧(管不住就不管了)

7月26日,累计票房轻松突破2亿的《南京照相馆》在不到两天的公映后,炫耀着自己的实力,狠狠打击了陈佩斯主演的《戏台》,并迅速逼近大鹏主演的《长安的荔枝》。正式上映后,7月25日的排片占比为21.5%,同一天《…

管不住了,《南京照相馆》2天破2亿,豆瓣8.5分,其他电影让道吧(管不住就不管了)

梁翠珊《坪石先生》路演首秀:以拆解仪器的孤勇,守护科学星河(梁翠萍是谁)

影片以1938年中山大学迁校粤北坪石的史实为背景,梁翠珊饰演的中国首位女天文学家邹仪新,在战火中以拆解仪器守护科学火种的情节,成为路演现场最动人的注脚。 影片中,邹仪新面对日军搜查时,将天文仪器拆解为数百个零…

梁翠珊《坪石先生》路演首秀:以拆解仪器的孤勇,守护科学星河(梁翠萍是谁)

2025院士增选:国奖受理第一完成人,冲院士!(2025院士增选李全生)

在上述名单中,部分学者曾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斩获近五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如北京交通大学的高亮教授主持的项目曾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天津大学的巩金龙教授主持的项目曾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

2025院士增选:国奖受理第一完成人,冲院士!(2025院士增选李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