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交替时,天气“昼热夜凉”,空气湿度骤降,燥气逐渐占据主导。中医讲“肺为娇脏,喜润恶燥”,燥气侵袭易让肺脏“缺水”,引发口干咽燥、皮肤干痒、干咳少痰等不适,甚至诱发呼吸道问题。此时做好“润燥护肺”,不仅能缓解当下不适,还能为秋冬肺脏健康筑牢基础,关键在于抓住饮食、习惯、环境、运动四个核心方向。护肺方法有哪些?
一、饮食润燥:给肺脏“补水”,避开燥火
1.多吃润肺食材
优先选择水分足、能滋阴的食物,比如梨(可蒸梨加川贝母粉,温和润燥)、银耳(煮银耳百合羹,黏液质能润黏膜)、莲子(搭配大米熬粥,健脾又润肺),还有白萝卜(煮汤或凉拌,帮助化痰顺气);每天可吃1-2颗秋梨,或喝一杯温蜂蜜水(水温不超过60℃,避免破坏营养),为肺脏补充“水分”,缓解口干咽痒。
2.少吃燥火食物
辛辣食物(辣椒、花椒、生姜)会加重体内燥气,可能引发咽喉肿痛;油炸食物(炸鸡、油条)难消化,还会消耗身体津液,让肺燥更明显;过咸的腌制品(咸菜、腊肉)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肺脏负担,这段时间饮食尽量清淡,少盐少辣。
2.远离烟味
烟草里的尼古丁、焦油会直接损伤肺黏膜,夏秋交接时肺脏本就脆弱,吸烟或吸二手烟会雪上加霜,可能引发支气管炎;如果家里有人吸烟,尽量让其在室外吸,自己也要避开吸烟环境,减少肺脏刺激。
3.做好呼吸道防护
早晚温差大,出门记得添件薄外套🧥,别受凉(感冒会加重肺负担);遇到雾霾、扬尘天,戴个透气的口罩,减少灰尘、污染物进入呼吸道;回家后用温水漱口、洗鼻腔,把残留的脏东西清掉,保护肺脏免受“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