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被指降息少了 内部分歧显著!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宣布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幅度为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美东时间9月17日下午2点(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2点),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00%-4.25%。这是美联储在2025年的首次降息,也是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利率调整。
此次决议以11比1的投票结果通过,唯一反对票来自新任理事斯蒂芬·米兰,他主张更大幅度的50个基点降息。米兰是特朗普总统任命的白宫经济顾问,在上任仅24小时后便投下了这一反对票。
会议发布的点阵图显示了美联储官员们对未来利率路径的显著分歧。19位官员中对2025年底利率预测呈现多种观点:9位官员预计再降息两次(累计50个基基点),年底利率降至3.6%;6位官员预计仅再降息一次(25个基点);2位官员预计累计降息50个基点(两次25个基点);1位官员(可能为米兰)主张大幅降息150个基点;1位官员预计年内不再降息。点阵图中位数表明,美联储目前预期2025年还有两次各25个基点的降息,这一预期较6月多一次降息。
美联储声明指出,2025年上半年经济增长放缓,主要源于消费支出减速。就业市场显著降温,劳动力需求减弱、移民减少及参与率下降导致就业增长低于盈亏平衡水平。通胀形势依然复杂。8月份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7%,核心PCE上涨2.9%,均高于2%的长期目标。美联储上调2025年GDP增长预期至1.6%(6月为1.4%),维持失业率预期4.5%和PCE通胀预期3.0%不变。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上系统阐述了降息的逻辑,强调风险平衡的转变和政策调整的必要性。他指出,自上次会议以来,劳动力市场风险已显著变化,当前市场“活力不足且略显疲软”。招聘率处于低位,若裁员增加,失业率可能迅速上升。关于通胀,鲍威尔承认近期有所上升,商品价格上涨是主要驱动因素,部分由关税引发。但他预计这可能是一次性上涨,长期通胀预期仍稳定。鲍威尔强调,当前政策仍具“限制性”,25个基点降息是“风险缓释”举措,旨在向更中性的利率水平过渡。
米兰的反对票成为本次会议的焦点。作为新任理事,他在上任首日即主张更大幅度的降息,反映出其对经济下行风险的强烈担忧。针对点阵图显示的利率预测分歧,鲍威尔解释称,这源于对经济前景和正确做法的不同理解。他重申美联储决策以数据为依据,不受政治影响,并明确表示不会基于政治考量做决定,强调美联储根深蒂固的文化是根据数据开展工作,以维护其独立性。
降息决定引发显著市场反应。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3.99%以下,为2025年4月以来最低。现货黄金触及3707.40美元💵/盎司历史高位后回落至3683美元💵。美元💵指数(DXY)跌至2022年2月以来最低96.22。标普500指数冲高回落,房地产和金融板块分别上涨1.4%和1.3%。交易员加大对10月和12月再降息50个基点的押注。全球央行迅速跟进,沙特、科威特、卡塔尔和阿联酋均下调利率25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突破7.09,创2024年11月以来最强水平。
随着美联储点阵图上那个刺眼的“白宫声音”出现,市场正在重新评估未来的利率路径。联邦基金期货市场显示,交易员现在预计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从71.6%升至94%。美联储在通胀仍高于目标的情况下选择降息,表明其更担心就业市场下行风险。鲍威尔和他的同事们正走在一条既要支持就业又不引发通胀失控的细钢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