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持钉枪杀人案被害人家属发声 母亲突然离世令生活割裂!2025年4月15日下午,胡女士接到一个电话,告知她母亲出了事。起初她以为是诈骗,但打母亲手机却一直没有回应,直到有个陌生男声接起电话,告诉她母亲在医院,让她赶紧来医院。
到了医院,胡女士在一群伤者中寻找母亲的名字。一名医生听到后和她确认,“是这个人吗?人去世了,来看最后一面吧。”
当天,一名26岁男子杨某某在广东韶关曲江区人民医院附近店铺持木把铁锤砸向多人,造成1死6伤。经鉴定,杨某某患有精神分裂症,案发时处于发病期,被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韶关市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抢劫罪提起公诉。
起诉书显示,杨某某来自河南,在2024年4月曾因精神问题被父亲送至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治疗。杨某某认为是误诊,产生了通过杀人被判刑的想法。2025年3月,他自杀导致前臂皮肤溃烂,到韶关曲江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期间再次产生通过杀人被判刑的想法,并开始寻找作案时机。
行凶前,杨某某连续两天散步至曲江区人民医院附近的钢材店和便利店进行踩点,并发现可用于作案的水果刀和铁锤。4月15日15时50分许,杨某某走进踩过点的钢材店,突然拿起放在店内的木把铁锤砸向店老板,致其手腕受伤;随后又砸向店门口顾客钟某某,致其眼部和右手受伤。接着杨某某跑到另一水泥直销部,用铁锤将站在门口的郭某某肩部砸伤,并继续冲向一彩票店门口打扑克牌的人群。在人群散开过程中,杨某某扑倒跑在最后的廖某某,多次用铁锤砸其头部,导致其当场死亡。随后,杨某某继续用铁锤砸向多名路人,并进入一建材装饰店想通过抢钱逃往外省,致店员受伤。最终,杨某某在一家便利店拿起水果刀准备继续行凶时,被警方制止并抓获。
经鉴定,廖某某因金属钝器打击导致颅脑损伤死亡,另有一名路人轻伤一级,一名路人轻伤二级,钢材店店老板、钢材店顾客、水泥直销部门口路人和被抢劫建材店店员四人及杨某某本人有轻微伤。
母亲廖某某遇害后,胡女士持续失眠,感觉生活很割裂。她告诉媒体,她与母亲关系非常要好,母亲是她唯一的直系亲属。若没有什么特殊事情,61岁的母亲基本每天都会去事发那家彩票店,和邻居聊聊天,打打牌,打发时间。母亲还经常会带一些零食给大家吃。案发后,警方交还给胡女士的一袋遗物里有母亲当天带过去的零食。
胡女士也尝试找过案件其他伤者,得知一名站在公司门口车边被砸伤致轻伤一级的路人已经离开韶关,另一名被砸头部致轻伤二级的路人称自己留下脑震荡后遗症。
一审开庭时,杨某某有一名亲戚从河南赶来出庭。杨某某的母亲已去世,父亲在福建务工,明确表示不管这个儿子。杨某某之所以会出现在韶关曲江区,可能是因为他姑姑在这边工作,他来曲江区人民医院就医。
事发后,无论是胡女士母亲后事处理的相关费用,还是其他伤者的治疗费用,都是各自自行垫付。警方查了杨某某的财产,账户上只有几十块、几毛钱。庭审期间,杨某某表示他会坐完牢出来打工赔偿,称自己不是故意杀人,而是过失杀人。这让胡女士非常无法接受。庭后,胡女士和四名伤者提交了请愿书,认为杨某某庭审时无悔过表现,态度冷漠,恳请对其从重从严处罚。
律师刘凯表示,像杨某某这样的患者,正常情况下应由父亲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承担主要监护责任。如果监护人缺位,应由其他近亲属或民政部门依法申请担任监护人。社区、卫健、民政、公安部门应该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登记与随访管理。父母是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即便父亲长期在外地,监护责任并不会自动免除。若父亲明知其子病情严重却不履行监护义务,可能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