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出口卖到哪些国家去了 东南亚和南亚成主要市场!国产『芯片』传来好消息,出口数量和金额均创新高,增速也十分可观。仅半年时间,国产『芯片』就从海外市场赚取了6502.6亿元人民币。
这是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上的一次正面回应。那么,谁在购买这些『芯片』?买来做什么?背后的产业链又发展到什么程度?
2025年上半年,中国出口了1677.7亿块『芯片』,收回6502.6亿元人民币。这一数据由官方发布,在全球『芯片』市场刚刚止跌回暖的背景下,同比增长20.3%。量价齐涨,这不是某个季度的短期回升,而是连续两年发力的结果。2024年全年,中国『芯片』出口金额达到1595.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
2024年,『芯片』首次超过手机成为中国出口额最高的单一商品。这标志着中国『芯片』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显著提升。此前,2022年和2023年『芯片』出口增速分别为3.5%和-5%,全球去库存和技术封锁等因素导致出口节奏被打乱。
转机出现在2024年,14个月的连续正增长表明问题不在于短期需求,而在于恢复能力。产业链挺住了,企业稳住了。产能不仅充足,还有海外客户愿意下大单。这一轮出口回暖的背后是制造环节的升级,中国『芯片』企业在晶圆代工、封装测试、EDA工具、功率器件等多个环节找到了突破口。
主要客户来自东南亚和南亚。在东南亚,中国『芯片』主要用于智能电视、机顶盒、家电控制系统和智能穿戴设备等场景。这些设备普及速度快,对中低端『芯片』的需求稳定。例如,斯达半导2024年向泰国出口的『新能源』汽车IGBT『芯片』出货量同比增长200%。
价格上,中国『芯片』的性价比越来越高。2014年中国出口『芯片』平均单价为0.39美元💵,进口平均单价为0.76美元💵;到了2024年,差价已从2.7元人民币压缩到1.5元以内。这些市场的共同特征是:产业链不完整、技术门槛适中、产能需求猛涨,与中国『芯片』的实际能力相匹配。
越南市场在2024年为中国『芯片』贡献了164.8亿美元💵的订单,同比增长56%,刷新历史纪录。越南没有本地『芯片』产业,原材料只能靠外部采购,中国供货最快且交期稳定,成为首选。华润微电子在越南设有封测基地,2024年实现10%的海外收入增长。
南亚如印度,2024年对中国『芯片』的进口额达到74.7亿美元💵,同比增长30.3%,五年内出口额扩大三倍。印度推动“手机制造本地化”政策,但『芯片』仍需依赖进口。
十年前,中国『芯片』进口金额首次超过2000亿美元💵,国内『芯片』制造未成规模,设计公司初成气候,基础制造设备和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2014年,国产『芯片』年产量突破1000亿块,但主要是中低端产能,缺设计、架构和客户。2018年,中兴被断供事件敲响警钟,中国必须自立自强。2019年,中国设立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科创板开市,多家『芯片』企业快速融资,全面启动补链工程。
这场翻盘花了十年时间,正是这十年的努力让2024年出口增长18.7%、2025年上半年出口达到6502.6亿元成为可能。这个增长不是靠投机,而是靠一条产品线、一张生产图纸、一张订单、一台设备、一笔融资慢慢积累起来的。中国『芯片』能站住脚,靠的是交付能力、供应稳定和扎实的技术实力。中国『芯片』出口卖到哪些国家去了 东南亚和南亚成主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