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再次被赋予重要使命。论GDP总量,广东是中国第一大省;而论土地面积,新疆则是全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正值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新疆被要求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从地域大省到经济大省,新疆还有多远?新疆土地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1/6,接近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等GDP十强省的总和。长期以来,新疆被视为大国发展的安全屏障、战略纵深的大后方、亚欧大陆的十字路口,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随着国家战略变迁、全球地缘格局重塑、中西部产业大转移加速,新疆经济逐步崛起。过去10年来,新疆GDP总量从9000亿飙升到2万亿以上,年均增速7%,位居第一梯队。这背后,外贸增长、能源开发、粮仓扩容是三大关键因素。
新疆外贸进出口显著增长,今年1-8月达到3563亿元,同比增长25.4%,总量超过湖南、陕西、江西。去年一年,新疆铁路双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达1.64万列,已连续五年保持在万列以上。过去三年,新疆进出口总额从2000亿增加到4000亿以上,三年跨越三个台阶。而在历史上,从1000亿到2000亿用了15年。
新疆是煤、油、气和『新能源』的重要基地,油气产量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原煤产量全国第四,风电装机规模全国第二,光伏装机规模全国第四。这一优势使新疆成为西电东送的重镇,经过特高压输电线路,新疆的电力已通达江浙沪、京津冀、川渝等22个省份。
新疆不仅是水果产地,还是粮食和水产品的重要来源。2024年,新疆粮食总产466亿斤,位居全国第十三位;粮食单产524.8公斤/亩,位居全国第一;粮食种植面积增加202.9万亩,增量居全国第一。过去依赖外地粮食的新疆,如今已成为“天下粮仓”,农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大关。
陆权复兴为大西北带来了超级机遇。海权时代,靠近港口意味着接近国际市场,离海洋最远的新疆自然鞭长莫及。但在陆权时代,内陆省份成为新的开放前沿。新疆从“路到头、人到头、水到头、电到头、田到头”的偏远之地,一跃成为中国与亚欧之间的核心枢纽门户,被赋予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定位。国务院批复的2035国土空间规划中,新疆被定性为“我国西北重要安全屏障,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新一轮规划中,新疆获得五大战略定位: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维护国家地缘安全的战略屏障。
乌鲁木齐成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霍尔果斯、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新疆拥有19个对外开放口岸。从大后方走向前台,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从欠发达地区迈向高增长地区,新疆、西藏、云南、黑龙江等边疆地区在经济版图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大西北、大西南一批超级工程正在建设。新藏铁路有望于年底动工,经藏南地区连接新疆西藏,带动“泛亚铁路”成形,重塑边疆安全格局。中吉乌铁路正式动工,不必经行俄罗斯,为中欧班列再造南部新通路。独库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总投资760亿元,将通达时间缩短10小时。新疆高速里程已突破8000公里,位居全国第六。新疆已有28座民用运输机场,占全国的1/10强,总量高居全国第一。未来几年,新疆将有33座民用机场,数量将超过江浙沪包邮区的总和。
大基建推动了新疆的发展,从“通道经济”到“枢纽经济”再到“产业经济”,只有一步之遥。过去40多年来,沿海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未来几十年,哪些内陆省市有望“逆袭”,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