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盛赞王楚钦在国乒的地位越高任务越重,主力队员都身兼多项。提到中国乒乓球队,大家会想到一些传奇和现在的顶梁柱。最近,王楚钦的名字又火了一把。
9月30日的WTT中国大满贯混双1/8决赛开打前,关于他的一场网络讨论悄然升温。王楚钦不仅在单打、双打上拼劲十足,还要和孙颖莎搭档混双,这种“全能王”模式让不少球迷为他捏了把汗。普通网友的第一反应是“这孩子不累吗?”但邓亚萍在『直播间』里却一脸淡定,直言主力队员哪个不是三线作战?团体赛一打完,单打、双打、混双统统安排上,不扛住压力怎么叫主力?
王楚钦最近的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9月14日的澳门冠军赛,他连下四局击败巴西选手雨果-卡尔德诺拉,捧起第三座澳门冠军奖杯🏆️。今年的多哈世乒赛,他也以4-1战胜雨果,赢得首个世乒赛男单冠军。比赛时,王楚钦不仅技术在线,更难得的是在关键分上特别稳。尤其第三局雨果追到9-10,王楚钦顶住了压力,11-9拿下那一局。第四局,他更是以11-4收尾,整场比赛像教科书一样。
除了单项成绩亮眼,王楚钦和孙颖莎这对混双组合也是国乒手里的“王牌”。上半年的多哈世乒赛,两人再次站上混双冠军领奖台,实现三连冠。有网友担心身兼多项会不会耽误主项发挥,邓亚萍的答案很直接:队里主力能扛住靠的就是平时训练量远远大于比赛需要,甚至要练出三倍体能储备。到了大赛最后,大多不是拼技术,而是拼精力和意志力。她还透露,有时候教练组安排多项,主力们都得服从。哪有什么“轻松主力”,只有压力山大和自我突破。
王楚钦这几年进步神速,与他能扛多项、扛高压有很大关系。很多人以为只有天赋和技术才是决定能不能拿冠军的关键,其实“最后拼的就是谁能抗下来”。国乒这种“谁能扛事谁上”的传统,不只是现在才有。早些年马琳、张怡宁、张继科这些老将,哪个不是三线作战、压力拉满?甚至在奥运会这种顶级舞台,主力都得身兼两项甚至三项。现在王楚钦和孙颖莎的组合,多少也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网上讨论最热的,其实是年轻主力能不能承受住这种压力。有的网友觉得身兼多项容易分心,主项会被拖累。也有人说,“这才是国乒主力与普通队员的最大区别”。有人调侃说,“实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在乒乓球场上比在超英电影里都真。”这些争议背后反映的是一个现实:国乒的强大,从来都不仅靠天赋和一招一式,更靠能扛事、能吃苦、能拼到底的底气。乒乓球看上去是个人运动,其实每个大赛背后比拼的,还是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每个人的担当。王楚钦今天被夸,明天也许换另一个小将顶上,但谁扛下最多责任,谁就能有机会成为下一个传奇。对球迷来说,看他场上挥汗如雨、哪怕疲惫到极限还在咬牙坚持,谁又能不为这样的拼劲点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