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过后,包装精美、寓意团圆的月饼从“宠儿”变成了“弃儿”。那些未售出的月饼究竟去了哪里?
作为节日食品,月饼销售时间较短,通常集中在中秋节前两周。超市工作人员透露,中秋过后,未售完的月饼将全部下架寄回厂家。中秋节当天,大部分月饼可能会有“买一赠一”的活动,具体折扣力度尚不清楚。有些原价100多元的月饼礼盒,当天可能只需50多元。
河南某月饼生产厂家表示,他们会在中秋节前一两个月开始生产,生产量根据当年订单和往年销售情况确定,不会剩下太多。没卖完的月饼会在中秋节当天低价卖给附近的超市,打折销售,甚至打三折或更低。原价3元一个的月饼,节后不到1元就能买到。还有商家会把未售完的月饼当作福利发给员工。
莎莎曾在某餐饮企业工作,该企业每年中秋会推出自有品牌月饼,主要卖给企业客户和餐厅会员。基本上在中秋前两三个月开启线上预售,根据订单来安排生产量。剩下的月饼通常会作为员工福利内部消化。
月饼生产销售的季节性特征考验生产厂家的市场研判能力。五芳斋在2025年半年报中提到,如果不能做好市场预测、及时组织生产和库存储备,公司可能面临备货不足或生产过剩的风险。广州酒家也强调,公司在月饼等季节性食品运营方面有着资深专业团队和稳定可靠的供应链体系,这是历年成功运营季节性食品的有力保障。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广州酒家月饼系列产品生产量约1.65万吨,销售量约1.6万吨,库存量313吨;月饼系列产品实现收入16.36亿元。同年,五芳斋月饼生产量467.98吨,销售量4117.06吨,库存量7.02吨;月饼系列产品实现收入2.36亿元。五芳斋解释称,月饼系列产品大部分为外购产品。
对于消费者吃不完的月饼,『社交平台』上有很多网友将其作为早餐、零食,或二次加工成其他美食。上海绿洲公益发展中心连续多年发起“月饼零浪费大募集”活动,号召网友捐出吃不完的月饼,分享给社区低保人群、环卫工人和其他困难居民。多个城市已开通上门捐赠服务,要求月饼外包装有清晰可辨保质期标识、内包装未拆完好无破损、保质期不少于30天等。
市场上销售的月饼保质期普遍在30天至90天左右。有商家会向月饼厂家收购临期月饼,作为临期食品出售。据河北某中间商介绍,临期月饼的收购价约1500元/吨。各地对食品临界期有不同的规定。对于已经过期的月饼,有关部门会统一回收并进行染色、毁形等销毁措施,确保市面上没有过期月饼再次销售。
还有一些剩余月饼可能会卖给相关企业做成动物饲料。部分饲料厂会将月饼加工处理后作为原料添加到动物饲料中。黑龙江某饲料厂工作人员表示,月饼油性大,直接喂猪会导致拉肚子,猪肉还会变膻。收购来的月饼经过深加工后,勾兑成动物饲料。过期月饼的收购价低于临期月饼,最终也是卖给饲料厂,加工成猪饲料、鸡饲料或羊饲料。
北京等地曾出台监管措施,要求对回收的月饼集中统一销毁。早在2017年,“节令食品日报制度”已在北京市食品生产企业试点实施。监管部门也会开展节后月饼处置情况检查,防止过期食品、回收食品回流市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
近年来,中国月饼产量逐年增加,从2015年的32.8万吨增至2023年的49.2万吨,2024年突破50万吨,达54.8万吨,同比增长11.4%。2024年中国月饼销售规模达300.1亿元,同比增长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