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国庆假期前后走势有玄机,今年节后哪些板块有望再迎反弹。说到国庆中秋双节,A股市场难得遇上8天长假,投资者心里都掐着“日历效应”这根弦。过去几年,节前交易冷清,很多资金怕节假日突发风险,提前离场,A股表现疲软。但节后市场情绪重启,主要股指常迎头反弹,给不少投资者带来惊喜。
今年情况有所不同。节前最后三天,万得全A微涨0.32%,创业板则涨了1.65%,显示出一定的过节气氛。老股民感叹,这种提前送红包🧧的节奏并不常见。
历史数据显示,若全球市场稳定,上证指数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上涨的概率能达到七成,接下来五天保持涨势的概率也有六成左右。例如2024年的行情,节前五天大涨21%,最后一天更是冲高8%,节后第一天也继续上涨,但这种好运并非每年都有。
假期归来,无论大盘还是小盘股都有起色,轮番领跑。比如中证2000在节后20个交易日涨了2.68%,沪深300涨了2.54%,创业板指最少也有1.7%。这说明只要行情转暖,各类股票都有机会。
从行业层面看,假期后一周超过一半的行业板块能录得上涨。电力设备、美容护理、银行等板块在过去几年里表现较好。每年的热门板块有所不同,如2017年是家电,2018和2019年是银行,2024年则是电子和计算机。
港股在国庆期间虽然不开市,但也常迎来一波上涨。消费、高弹性成长和技术型板块表现尤为突出,涨幅中位数轻松超2%。不过,全球经济、政策和舆论环境每年都不同,规律并非定律,过度迷信历史数据不可取。
四季度是资金面风格切换的窗口。历史上前三季度涨得多的板块,四季度可能成为机构兑现利润的对象,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防御型资产以确保收益。因此,风格反转的可能性需要重视。
不少网友认为,此时应思考明年的投资主线,不要只盯着短期收益。交易空档期可以关注港股ETF等工具,但跨境资产波动大,机制特殊,需谨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