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贸易在美国单边关税举措与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影响下持续动荡,世界经济格局悄然重塑。国际媒体认为,中国与亚洲新兴经济体正在成为这场贸易重组的最大受益者。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最新报告,尽管美国屡次威胁并加征高额关税,2025年全球贸易表现仍好于预期,预计增长2.4%,几乎是年中预测的三倍。“南南贸易”在2025年上半年增长8%,高于6%的全球平均增速。亚洲贡献了2025年全球贸易增长的主要份额,成为全球供应链的核心动力。这表明亚洲和“全球南方”迎来了罕见的发展机遇。
中国在面对全球贸易不确定性方面展现出惊人的适应能力,中国企业通过向亚洲、欧洲和“全球南方”拓展,弥补了其在美国市场80%的损失。仅在4月至7月间,中国对非洲出口同比增长34%。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也显著扩大,中国全年贸易顺差预计突破1.2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这场贸易重组使中国不仅稳住了外贸规模,还在“全球南方”扩大了影响力。相比之下,北美贸易持续萎缩。美国正为在贸易战中遭受影响的本土农民提供补贴,特别是大豆种植者。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进口国,但贸易的不确定性导致中国采购量大幅下降。特朗普政府承诺以关税收入补贴农民,但面临法律与预算限制,直接支付上限仅为3.5亿美元💵,显然不足以应对当前的经济困境。由于美国政府停摆,这些支付需经国会调整,增加了计划实施的难度。
回顾2018年,特朗普政府首个任期内发起的贸易战曾导致美国农业部门损失惨重。当时,特朗普政府向农民提供了超过230亿美元💵的贸易援助,以弥补农民遭受的损失。如今,虽然美国本地农民预计会再次获得政府援助,但情况更加复杂。许多企业主表示,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和进口关税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部分企业主不得不裁员并关闭工厂。威斯康星州的一家工艺啤酒厂因关税导致生产成本上涨约40%,迫使业主裁员20人并关闭啤酒厂。该业主认为,特朗普政府对农民的援助是政治操作,无法接受这种选择性援助。
尽管特朗普政府试图用关税收入支持农业,但中国已将进口渠道转向阿根廷和巴西等国家,使美国农业的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加上玉米价格下跌和进口肥料及农机设备成本上涨,美国农业部门面临的困境将愈加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