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游客扇猴反遭猴子飞踹”的视频在『社交平台』疯传,瞬间引爆全网热议。画面中,一名游客因不满猴子抢食,抬手就是一巴掌,结果下一秒,猴子一个凌空飞踹,直接把游客踹得踉跄后退,场面既惊险又滑稽,围观群众纷纷掏出手机记录下这“史诗级”的人猴对决。
事发当天正值周末,黔灵山公园游人如织。一只调皮的猕猴盯上了游客手中的零食,趁其不备一把抢走。游客顿时火冒三丈,不顾周围劝阻,抬手就给了猴子一记响亮的耳光。谁料这只猴子身手敏捷,反应神速,在半空中一个华丽转身,后腿狠狠蹬向游客胸口,完成了一记教科书式的“佛山无影脚”。游客猝不及防,连退数步,狼狈不堪,而猴子则潇洒落地,扬长而去。
视频一经发布,迅速登上各大平台热搜。网友们一边倒地调侃:“这猴子练过咏春吧?”“游客:我扇的是猴?不,我扇的是少林武僧!”“建议授予该猴‘年度最佳防卫奖’。”更有法律爱好者分析:“从视频看,游客先动手,猴子属于正当防卫,甚至可能构成紧急避险。”
面对汹涌舆情,黔灵山公园管理处迅速做出回应。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尚未收到关于此事件的正式报告和游客反馈,但已注意到网络上的相关视频。公园方面强调,黔灵山的野生猕猴是受保护动物,虽然它们看起来憨态可掬,实则野性未泯,具有一定的攻击性。
“我们一直通过广播、告示牌等多种方式提醒游客,切勿主动挑逗、喂食或攻击猴子。”工作人员无奈地说,“每年因游客不当行为引发的‘人猴冲突’不在少数,轻则被抓伤咬伤,重则像这次一样,被猴子‘教训’一顿。希望大家文明游园,尊重野生动物,也是保护自己。”
动物行为学专家李教授对此事进行了专业解读。他指出,黔灵山的猕猴群经过长期与人类接触,确实对游客手中的食物产生了强烈的条件反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温顺的“宠物”。当感受到威胁(如被打)时,猴子会本能地进行反击,其爆发力和攻击性远超常人想象。
“扇猴子的行为极其危险且不文明。”李教授严肃地说,“这不仅可能激怒猴子,引发更严重的攻击,还可能破坏猴群的社会结构,导致它们对人类产生普遍敌意。长此以往,人猴和谐共处的局面将不复存在。”
事件发酵后,舆论场出现了有趣的分化。一部分网友同情游客,认为猴子抢东西在先,游客只是“教育”一下;但更多理性的声音则指出,问题的核心在于规则意识。“去动物园不能投喂,去野生动物栖息地难道就能随意攻击了吗?”一位网友的评论获得高赞,“猴子抢食固然不对,但人类作为高等生物,难道要用更野蛮的方式解决问题?遵守公园规定,管好自己的手和嘴,才是真正的文明。”
还有网友呼吁:“与其讨论谁对谁错,不如想想怎么避免类似事件。公园是否可以设置更多隔离设施?是否可以加强巡逻和劝导?游客自身是否应该提高安全意识?”这场“人猴大战”,你觉得谁的责任更大?是冲动的游客,还是“无法无天”的猴子?或者,责任其实在于我们所有人——缺乏对自然的敬畏,对规则的漠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