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当“机器人️养老”走进现实,70位老人告诉我们他们最需要什么

在上海,当“<strong>机器人</strong>️养老”走进现实,70位老人告诉我们他们最需要什么

在上海一家社区看护中心,一位护工穿戴上腰部外骨骼,轻而易举地将患脑瘫的老人抬上病床。

设备自重3.5kg,穿脱仅需要20秒至30秒。背上它,宛如给人体注入“超能力”——提重物助力30公斤,综合减负60%以上。类似功能的外骨骼,在工业领域已成熟应用,但进入社区还不到一年时间。

上海一家社区看护中心护工使用储能腰部外骨骼将老人抬上床 受访者供图

“未来养老100%靠机器人️”“对失能半失能老人进行护理的机器人️,有望在五年左右的时间进入家庭”……近期,“机器人️养老”话题频上热搜,而真实世界中,人工智能企业进入养老市场顺利吗?

上观新闻记者走访了企业、养老院与社区,探询科幻照进现实的产业现状。

“人机共生”的新起点

将外骨骼机器人️的落地场景,从工业逐步拓展至养老等民用场景,是傲鲨智能今年的目标。

除了辅助护工搬动行动不便的老人,外骨骼机器人️还能帮助老人行走。

jrhz.info

上海一家社区看护中心脑梗患者使用外骨骼机器人️行走 受访者供图

傲鲨智能创始人徐振华介绍,某种程度上,外骨骼机器人️不仅是机械功能的载体,更是人机共生的物理媒介,用钢铁和代码重新定义人类能力的边界。

过去,傲鲨的产品主要应用在装备制造、航空物流、能源、矿山等工业场景。“相对于民用而言,工业对成本的容忍度更高,产品形态可以没那么小。”傲鲨智能市场总监张华告诉记者,因为成本的关系,目前傲鲨的外骨骼机器人️还没有正式针对C端(个人用户)的产品,而是选择和养老机构或社区合作。

比傲鲨更早进入社区的傅利叶,是最早一批与上海社区医院合作老年人康复的AI企业。

康复治疗区里傅利叶下肢康复机器人️ 李珺瑶摄

傅利叶下肢康复机器人️使用说明 李珺瑶摄

傅利叶的康复机器人️扮演辅助治疗的角色,使用必须由治疗师在场。2022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85家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傅利叶的智能“全周期覆盖智能康复训练机器人️”在三级综合医院、二级或康复专科医院等为全市数十家社区康复中心应用。

不过,智能康复训练机器人️在社区中使用的频率并不高。金桥社区服务中心的一位治疗师告诉记者,一是使用有门槛,“老人或多或少有些视力的问题,和机器互动、看屏幕做游戏对他们来说有点费劲,”另外,傅利叶设备的长处是服务如肢体瘫痪的重症患者,但这样的患者很少会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寻求帮助。

从目前来看,“机器人️养老”远没有想象中普及,购买者目前还是B端(企业或机构)为主。而且,在管理政策上,像外骨骼这样的“机器人️养老”设备还是属于“医疗器械”,需要获得械字号才能售卖,整个周期需要3至5年,软硬件修改起来也需要层层审核。

机器人️最终需求还是落到个人用户,”张华说,他们对未来产品的定位是“养老辅具”,能以小家电的形式走向市场、直接面向消费者。傲鲨正在探索利用社区公共空间“共享租赁投放”,老人在小区里看到共享橱柜,可以自行选择付费使用。这条路,才刚刚开始。

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机器人️能帮人多少?帮到什么程度?在技术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答案。像傅利叶、傲鲨等人工智能企业扮演的,正是“寻路者”的角色。

今年各种爆火的机器人️相关新闻,也让普通老百姓对原本遥远的AI,有了很多想象。对于老年人来说,期待中的人工智能产品是什么样的呢?

上观新闻记者发放了一份70位老人参与的调查问卷,当问及智能养老产品的接触度,有57%的老人表示,对“智能养老产品”没有概念。不过,当记者提到“天猫精灵”“小爱同学”等常见产品时,大部分老人都瞬间明白,频频点头。

记者让老年人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愿消费的智能养老商品,答案中生活辅助类(如: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生活辅助机器人️、自动清洁设备)选择的人最多。其次是健康监测类,其中智能可穿戴设备、慢病管理设备、医疗设备、康复训练设备分别有58.6%、48.6%、38.6%、24.3%的人选择。

这说明,现实与理想中的AI养老产品,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在傲鲨智能市场总监张华看来,“在人工智能刚进入大家视野的时候,大家会比较理想主义,想得比较美好。”但目前人工智能产品还只能辅助人类去实现目的,比如,目前外骨骼机器人️还做不到让瘫痪的人自如地行走,但除了辅助行走,还可以给社区看护中心的养老护工佩戴,助力他们搬运老人上床,解决腰部代偿的问题。去年四月开始,傲鲨智能陆续和上海几家社区看护中心进行了尝试合作,效果还不错。

张华说,“在老龄化趋势下,我们看到的是整个社会对人的机能代偿的一些诉求。帮助老人增强身体机能,思路可以更开阔些,今后我们还会结合AI大模型,适配更多功能。”

目前,傲鲨智能“千元级外骨骼”已将成本降至消费级(6900元起),预计今年或将有标准产品进入3C市场。

傲鲨智能公司一隅李珺瑶摄

而成功推出国内首台外骨骼机器人️的傅利叶,也已转换赛道,致力于人形机器人️通用领域实现突破,自主研发的GR-2机器人️所搭载的新一代灵巧手,复刻人手外形及尺寸,同时最大限度模拟人手的自然运动,能实时感知抓握力度,调整抓取策略,实现对不同形状、材质、重量物体的精准力控抓取。

可以想象,当技术成熟以后,我们调查中老人期待的“生活辅助类”功能,可能一台机器人️就能满足。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顾捷描绘了这样的场景:“想象一下,未来如果家家户户都有这样一款人形机器人️,当你想为远方的父母做一桌饭菜时,只要戴上虚拟现实头盔与机器人️‘同步’,就能远程遥控它完成一桌饭菜。”

突破需要多元助力

许多业内人士用“爆发的前夜”来形容养老机器人️的发展,他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养老机器人️需要突破从想象到实用的藩篱,不能仅仅依赖技术的单兵突进。

张华告诉记者,傲鲨智能目前在和各种类型的企业洽谈合作扩展业务形态。

傲鲨计划与杭州六小龙加强脑科技合作,研究如何通过脑电信号去控制肢体的一些行为动作。“人的关节功能性代偿是机器人️无法帮忙的。比如,‘教会手怎么去做运动训练’是一件复杂的事情。这就需要脑电的参与。”张华说。

在华南科技大学,脑机接口产品与傲鲨智能的外骨骼机器人️的“二次开发”受访者供图

而在基础硬件发展足够成熟之后,人工智能企业需要对外开放“二次开发”,即根据现有基础模型或技术框架,进行深度优化和功能扩展的开发。“我们构建底层架构,合作方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开发,我们给他们开源。”张华说。

而再智能的养老机器人️,也仅是一台终端设备,只有与大数据平台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养老服务的“人性化”与“安全化”。近期中国联通与傲鲨智能合作,希望将外骨骼机器人️作为家庭生态中的一环,整合资源要素,形成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养老服务生态圈。张华透露,该项目正在杨浦区的一个街道做试点。

傅利叶相关负责人介绍,人形机器人️作为企业目前的核心业务,已与多家头部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二次研发合作。

随着高校、研究机构和医院、社区等使用场景的参与,人工智能的更多样场景被开发出来,消费者的潜在消费需求被激发。放眼未来,人工智能帮助养老是大势所趋。但如何通过人工智能养老,要让更多元的力量参与进来。

特别声明:[在上海,当“机器人️养老”走进现实,70位老人告诉我们他们最需要什么]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钢铁界的明星️选手:4Cr13、20CrMnTiH、31CrMo12、42CrMoA、S275J2,你Pick谁?💪(钢铁男明星️)

面对市场上众多的钢材选项,如何选择最适合你的那一款?这篇文章将带你深入了解4Cr13、20CrMnTiH、31CrMo12、42CrMoA、S275J2这五款明星️钢材的特点与应用领域,助你在选择时更加得心应手!💪

钢铁界的<strong>明星</strong>️选手:4Cr13、20CrMnTiH、31CrMo12、42CrMoA、S275J2,你Pick谁?💪(钢铁男<strong>明星</strong>️)

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的田间交响——杨春风《田间逐梦》读后感(科技赋能的含义)

阅读杨春风的《田间逐梦:科技小院15年助农实践》,如同在科技与人文交织的田野上完成了一次精神漫游。这些细节共同勾勒出一幅知识分子与土地共生共荣的精神图谱,使《田间逐梦》超越了普通纪实文学的范畴,成为解读中国…

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的田间交响——杨春风《<strong>田间逐梦</strong>》读后感(科技赋能的含义)

Waste-to-Energy: An Advanced Small-Scale Waste-to-Energy System

Small-scale waste pyrolysis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offers alocalized and potentially more sustain…

Waste-to-Energy: An Advanced Small-Scale Waste-to-Energy System

钟丽缇17岁女儿入院手术,继父张伦硕推轮椅陪床似亲爸!(钟丽缇女儿视频)

现在看来真没必要,三个女儿围着叫爸爸,张伦硕不也答应得甜滋滋?张思捷手术时,张伦硕攥着拳头的照片被拍下来,那紧张程度,亲爸也就这样了吧?钟丽缇三个女儿,张伦硕视如己出,这样的家,早就胜过无数所谓&quot;完整家庭&quot

<strong>钟丽缇</strong>17岁女儿入院手术,继父张伦硕推轮椅陪床似亲爸!(<strong>钟丽缇</strong>女儿视频)

杨采钰出月子晒照,肚子还没完全恢复,回男友老家福建住在酒店里(杨采钰孩子)

这组没有经过美颜和滤镜处理的照片一发布,就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关注 ——她不仅顺利度过了月子期,还悄然从香港转战到了福建。或许与那些经历过度修图的“教科书式恢复”相比,杨采钰的这些照片更显得亲切 —— 原来,…

<strong>杨采钰</strong>出月子晒照,肚子还没完全恢复,回男友老家福建住在酒店里(<strong>杨采钰</strong>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