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还在考虑边缘化数据库的时候,O记们正在谋划把数据库变成『数字化』世界的大脑

当我们还在考虑边缘化数据库的时候,O记们正在谋划把数据库变成『数字化』世界的大脑

这两年对数据库地位重定位的思考和论战到处都是,很多人的观点是,以后没有DBA了,数据库只是一个数据容器而已,应用自己来解决数据处理的问题,数据库和数据库运维变得十分简单。

数据库从一个存储数据的容器,花了三十年时间,把自己进化成了IT世界里的举足轻重的核心IT基础设施组件。不过在这些年的向『互联网』学习、应用上云和数据库国产化替代浪潮之后,其重要性下降了许多。让业务逻辑回归业务本身,这一点已经被国内主流的大型企业,特别是金融、能源、化工等大型央国企所接受。放弃传统的以数据库为核心的架构后,在实际落地的效果上看,是喜忧参半的。企业『数字化』建设的敏捷性有所增强,不过似乎也已经看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成本方面的增加,是相当明显的。

数据成为“第五元素”这个概念越来越被人所接受,不过以前数据处理还存在着巨大的瓶颈,如何将“第五元素”转变成实际的生产力方面一直缺乏优秀的工具。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兴起,数据处理将面临巨大的变革,以AI为驱动,以AI为核心,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分析与处理数据将成为未来数据处理的一种主流模式。

在这种数据存储、处理的需求的推动下,数据库该如何进化也成了一个新的课题。目前以O记为代表的的西方数据库厂商都认为数据库将会成为数据处理的核心,甚至是大脑。未来数据价值的应用必然进化到像自来水一样,进入家家户户,打开水龙头就可以获得,而数据库就应该是这套城市水处理系统,而不仅仅是城市蓄水池。

不过国内无论应用开发商还是数据库厂商,似乎都没有往这方面去考虑。在用户侧,正在考虑应用的数据库无关性,去除专用语法,去除存储过程,只是用标准的SQL,从而摆脱特定数据库的束缚。数据库厂商也大多没有考虑未来的AI在数据库中的核心地位,仅仅把AI能力当成数据库的一种功能而已,并没有完全意识到数据处理的边界已经被AI技术打开,未来的数据库可以干更多的传统数据库干不了的事情。

和一些IT从业的朋友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近半数的朋友对于AI的发展是持负面观点的。他们认为AI的发展对现有的IT生态产生的冲击是不利于当前社会的,因此应该限制AI的应用,保障职场的生存权利。这些观点看似有道理,细想一下好像有点当年英国臭名昭著的红旗法案一样,注定是无法长久的。未来数据处理的方式必然会发生于当年蒸汽汽车出现后的交通革命一样的巨变,在AI的帮助下,业务人员可以不假手研发人员,自动让AI生成程序去按照自己的业务逻辑分析与处理数据。操作复杂的数据会比我们现在使用EXECL来处理表格还要简便。

想要实现上面我所说的场景,可以通过开发一套系统来实现,不过未来也可能只要购买一套数据库就行了。如果我们不愿意购买一套AI能力强大的数据库,那么我们就必须花更多的钱,忍受更高的时间成本去开发一套类似的数据处理系统。

在现阶段下,开发一套与数据库松耦合的系统与开发一套与数据库紧耦合的系统的成本差不多,因此选择抛开数据库的特有功能,开发一套可以适用于各种数据库产品的通用系统的成本增加并不多,随着AI技术的发展,这个平衡在未来数年间将会被打破。

那么到那个时候,你购买一套Oracle,利用Oracle的内置功能,使用存储过程在上面开发一个复杂的数据分析系统可能几个人只需要个把月时间就能完成,而如果你购买一套国产数据库,搭起框架,组织几十人的队伍去干上半年,产出的效果可能还不一定有前者好。这种情况下你还会因为国产数据库比Oracle便宜了一两百万而非要选择国产数据库吗?

数年前就有很多专家指出,今后我国会和西方出现两个完全不兼容的技术栈。在反全球化的今天,这一点我也十分认可,只不过在选择技术路线上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一下。我们可以选择与老美完全不同的技术栈,但是我们不能选择落后于AI时代的技术栈。

特别声明:[当我们还在考虑边缘化数据库的时候,O记们正在谋划把数据库变成『数字化』世界的大脑]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最有喜感的伪反派,被傻兮兮的包拯给整郁闷了

可他们很不凑巧,刚好赶上颜四娘从房间逃跑,常安追着人到书斋,本来王朝让花公公躲好的,但花公公心理素质差了一丢丢,雷震只是稍稍恐吓了一下,他就自己害怕得跑出来了。 胡忠发誓要为高老爷申冤,就不断地去官府要告发…

最有喜感的伪反派,被傻兮兮的包拯给整郁闷了

上海主持人伏玟晓,和富商离婚后沦落到当网红,37岁独自带娃生活(上海主持人夫妇)

如今的她带着8岁儿子在短视频里侃育儿经,37岁的状态好到能吊打95后。统统被她在节目里杀了个回马枪!但你看她如今:学心理学、演话剧、带娃环球旅行,离婚愣是玩成人生升级副本! 当别人还在纠结"该活成什么样"

上海主持人伏玟晓,和富商离婚后沦落到当网红,37岁独自带娃生活(上海主持人夫妇)

蒙嘉慧:21岁拍三 级,30岁被出 轨,40岁嫁郑伊健至今未育,52岁发福变胖却依然被宠成宝,她凭什么?(蒙嘉慧专访)

21岁误拍san级片,被骂“yan星”;30岁遭遇感情背叛,甚至一度想过结束生命;好不容易在40岁遇见郑伊健,却选择了不要孩子的丁克生活。 在港片的黄金年代,蒙嘉慧从来不是最耀眼的一个,但她的作品却总能让人记…

蒙嘉慧:21岁拍三 级,30岁被出 轨,40岁嫁郑伊健至今未育,52岁发福变胖却依然被宠成宝,她凭什么?(蒙嘉慧专访)

激光通信助力空天地一体化建设,蓝星光域树立行业发展新标杆(激光通信系统)

在全球卫星『互联网』与激光通信技术竞速赛道上,Starlink凭借先发优势构建了庞大的低轨卫星网络,而蓝星光域则通过差异化技术创新,在激光通信核心领域形成独特竞争力,展现出多维度技术优势。蓝星光域则率先提出“全…

激光通信助力空天地一体化建设,蓝星光域树立行业发展新标杆(激光通信系统)

Uber为文远知行Robotaxi推出专属标识(文远知行小巴)

人民财讯9月30日电,9月29日,文远知行宣布其Robotaxi GXR车队已正式上线Uber应用全新推出的“Autonomous”自动驾驶专属分类,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提供公开运营服务。这是Uber首次在全…

Uber为文远知行Robotaxi推出专属标识(文远知行小巴)